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遗传密码的奥秘

(2014-05-30 03:05:12)
标签:

教育

           请看下图: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d/d4/RNA-codons.png

             传统描述生物学很有趣,而现代分子生物学则很复杂。上图是遗传密码的示意图。

            1953年,美国Watson发现遗传基因(DNA)的双螺旋结构,为此,Watson1962年荣获诺贝尔生理学大奖。随后,不少人跟进研究,DNA怎么承载遗传信息,其中的奥秘究竟是什么?

          经过无数次的实验与探索,遗传密码的奥秘直到1968年才算最后搞定,有相关诺贝尔生理学奖为证。实际上,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有遗传物质,表现在该生物体的细胞核中的“非周期性晶体”(即线性DNA结构),就像一条很长很长的字符串,如同”天书“,没有标点符号,谁也读不懂。

          深入研究发现,DNA是一个大分子,由数十亿个原子组成。上图中的“Codon1”,“Codon2”......生物学家称之为“密码子”,对应着DNA大分子“串”上的特定原子结构。有的密码子起着标点符号的作用,把DNA字符串变成可读指令串(物理可执行),用仪器自动扫描即可。

            DNA自动扫描仪可以用于“亲子鉴定”,也可以用于鉴别犯罪嫌疑人。但是,如果知道了生物体的遗传基因密码,能否“复制、还原“出该生物体?有人觉得这个问题荒谬可笑。但是,2012年”好奇号“登陆火星之后,美国基因科学家J. Craig Venter对此表示乐观态度。

           实际上,基因治疗技术的基本原理就是基于DNA”字符串“可以识别、读懂,从而可以进行修复,治愈病人。分子生物学是一门很有难度与前景的新兴学科专业,希望”90后“小毛头给予关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