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人拉车上坡,脚下形成费米子的”摩擦层“,其中的”玄机“多多,何愁诺贝尔物理学奖?
纵观近百年来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请见”诺贝尔物理学奖历年得主列表“),我们不难发现,近50年来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的”踪迹“,多与费米子大家族有关。什么是费米子(Feimion)?研究费米子有什么实际意义?
比如,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奖理由是发现一种费米子(即”西子“)。2012年7月2日,美国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对外宣布:该实验室的最新数据接近于证明被称为"The God
Particle“(”上帝粒子”,即“西子”)的存在。
言归正传。什么是费米子呢?从核物理(量子统计学)的角度看问题,费米子就是服从费米-狄拉克统计分布特性的一类基本粒子,比如,各类“夸克”(Quarks,夸克的种类繁多)以及各种原子、次原子(包含电子、中子与质子)与原子核等,其实,费米子是很常见到的一类基本粒子类型,构成了“费米子大家族”。
人类对基本粒子的研究,主要是对费米子的研究,现在还是”方兴未艾“,其目的是:释放原子核的全部潜力,造福我们的后代子孙(注:我有一个可爱的小孙孙)。历年诺贝尔物理学的得主,其功绩不是”跑出来“的,而是要靠真功夫。我们的现任(北京大学)校长王恩哥教授是凝聚态物理专家,懂得费米子的厉害。今后,我准备系统地介绍一些关于费米子的基本知识,希望大家喜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