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数学梦“指引我向着未来飞去

(2013-06-07 03:44:41)
标签:

it

   昨天,我在家生闷气,不想说话。因为,在CSDN网站上有一个”小丫头“在留言中说:“你这是乱喷么?“核高基”、 “外国种”,大叔,你这是要闹哪样?”我不想对她说什么。时代不同了,女孩子也变野了。

        66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题为“我国流失顶尖人才数居世界首位”。文章说:“我国流失的顶尖人才数量居世界首位,其中科学和工程领域滞留率平均达87%“,”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迅猛持续发展,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30%,主要劳动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已经达到12.5%。“顶尖人才为何滞留国外而不归?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在“我有话说”栏目里面,针对此文,在发布3小时之后,就有有3万多人发表言论,其中人数最多的两条评论意见(共计5000余人)如下:

           一、如果是你,给你绿卡和高收入,更好的科研设施和社会的肯定,安定的生活优质的空气。不用和院领导出去陪酒要赞助,也不用和同事玩宫心计,只要全心全意投入科研就可以了,你走不走?

         二、归根结底,是制度问题。一个没有民主自由,没有公平正义的国度,能留住人才吗?不仅留不住人才,也出不了人才。为啥民国时期出那么多精英,那么多大师?如今,我国还有称得上大师级的人吗?

          对以上言论,我不敢苟同,尤其是第二种意见。留不住人才不完全是外界因素,个人素质是主要的。我认为,滞留国外,不要祖国的”人才“算不上是”顶尖“,顶多算是二、三人才。国家不强大,滞留国外,只是二等公民,不可能融入社会上层,我受不了。

           今天下午,我的小孙女(18岁)就要参加今年高考的数学科目考试,希望她考出一个好成绩。她想进清华建筑系。遥想当年(1957年夏天),我在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工学院(现在叫东南大学)参加当年的高考(全国只录取十万七千人,是现在的2.5%)。考试那天的天气很闷热,监考人员在我的考试桌子旁边放上一盆冰块,我专注考试,也不知道。后来,考试结束,我站不起来,腿被冻麻了。这件事情,至今我还清楚记得。

           1957年,我考入南京大学数学天文系数学专业学习数学。从此,开始了我的”数学梦“。这个”数学梦“的梦境很漫长,也很曲折,但是,”数学梦“始终指引着我在人生的道路上前进。我是一个数学教书匠,自觉并不丢人。此刻,在我的办公桌的右侧,放着两堆书,一堆是VBA,一堆是微积分,VBA书在前,微积分书在后。我准备把它们的摆放次序改为,微积分在前,VBA在后。用那位”小丫头“的话说,今后不再”乱喷“了(小丫头说的”乱喷“是什么意思,我不很明白)。......愿老天保佑我的小孙女,今天考出一个好成绩。这是爷爷的心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