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考研算是过去,考研“贩子”都跳出来了。我也想说几句。
现在,考研数学“真题”都“上线”了,大家都能看见。百万考研学子都要过数学这个“关”,对此,我心里面很开心。不管录取与否都是好孩子。数学(特指微积分)是什么呢?在J. Keisker看起来,微积分就是在代数公理,次序公理与完备性公理之上构建的一种“数学模型”。函数(function)是其中的核心概念,而函数的变化率(所谓”导数“)是函数应用的“关键”。由此,数学进入了无穷世界,必须使用“显微镜”与“望远镜”才能洞察一切。
其实微积分离不开初等几何学。首先要把实数安放在几何直线上,使其成为”数轴“,由此,坐标平面也引出来了。这种坐标平面就是有序数偶(x,y)的无穷集合。而函数f其实就是一种有序数偶(x,y)的集合,不过对于每个x只能有一个y与之”配对“,如果后者有定义,则称y是函数f在x的值(Value),记为(x,y)∈
f或f(x)=y。其中,f(x)读作“f of
x”。
假定函数f在x的变化率存在,则称其为函数f在x的“导数”,记为f'(x)。我们又假定dx是x的无穷小”增量“,则称dy=f'(x)dx是函数f在x的“微分”。由此,dy/dx=f'(x)。很自然地,在闭区间[a,b]上对微分dy求无穷和(叫”积分“),即∫dy = ∫f'(x)dx=
f(b)-f(a)(积分区间为[a,b])。这叫微积分学的基本定理,将其推广到三唯空间,就变成所谓的“Stokes定理”(见《基础微积分》第834页)。
从微积分出发,下一步就是线性代数,再进一步,就是抽象代数(群,环、域)了。比如:定义在区间[a,b]上的所有连续函数f构成一个(无限维)线性空间,也是一个“环”(Ring)。在我看来,考研数学不涉及”函数空间“是残废数学(试题)。数学不是玩“平衡木”,全凭技巧。数学是举重运动,全凭(头脑)硬功夫。
百万考生进考场不知公理化数学为何物,岂不怪栽?对哥德尔、伽罗瓦的历史功绩毫无所知,还报考什么数学研究生?数学被弄成“劳役”,毫无趣味,该打谁的屁股?国外学生跳“迪斯科”舞很卖劲,数学成绩也不错。在我国,考研学子必考数学等于受罪,需要死记硬背。20来岁的“小毛头”还都是孩子,折腾他们算什么本领?这一切都要怪那套烂教材《高等数学》。
在我国,数学“公理化”搞不成,我想把数学搞成“网络化”。也就是说,把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全都搬到互联网上,各取所需,革了那套烂教材(全是数学的“教条八股“的命。微积分教育普及网站开通之后,学习布尔巴基学派的基本精神,提倡“刨根究底”,还原数学的本来面目。我看,考研失败也许更加可爱。想当年,伽罗瓦因为反对入学考试的死规则,敢于愤然离开考场。现今,我们的百万考生竟然没有一个如此作为,是好还是坏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