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好奇号”探测火星耗费巨资有何根据?

(2012-08-18 05:49:24)
标签:

it

 

        说句实在话,把”好奇号“送往火星,寻找微生物,耗资25亿美元,到底值不值?此举有何根据?

          据有关资料,在地球上微生物几乎无所不在。在泥土的颗粒中就有数千种不同的微生物,数量高达数亿在之多。实际上,记录在案的地球微生物就有20多万种。寻找生命起源,何必到外星球火星(Mars)去找?随便抓一只微生物,问问它不就行了(生命之起源)?实际问题是,微生物不会说话,也不知道自己从何而来。

         生命是什么?谁都知道这个”古老“问题,但是,不知道正确的答案。1944年,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Erwin Schrodinger)发表名著”What is life?“(什么是生命?),改写了人类科技发展历史。从此,分子生物学出现了。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认为,生命就是复杂的”化学系统“(”Chemistry System“),在适当条件下,生命会自然产生,如同化学反应过程。他们全是薛定谔的忠实门徒。

          搞分子生物学就必须研究DNA,微生物也有自己的DNA。现在,抓嫌疑犯也要比对DNA,似乎无人不知DNA为何物。但是,要问DNA是从何而来?举手回答的人就不多了。在地球上,任何生命体的DNA所含有的化学元素几乎都一样,不论是人,花草和小乌龟,其DNA的构成元素都是一样的。

         现在有可靠证据表明,在数亿十年前,火星是”风和日暖“,适宜于生命出现的星球,这是薛定谔门徒的坚定信念。于是,他们舍近求远,花费巨资,跑到火星上去寻找微生物的遗骨。这种科学探究的精神值得嘉奖。“好奇号”配备了核电池、高级化学照相机以及适于星际远距离通信的先进设备,拿出了十八班武艺大战火星微生物,不管抓住的是死的,还是活的,只要抓住一个火星微生物就高呼“胜利”。这股子“蛮劲”,从何而来?

         如果火星存在微生物(Microbial),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这意味着在太阳系里面,我们地球生命并不孤独,薛定谔学说胜利了。否则,证明在太阳系里面,我们地球人是唯一的高级物种,更加值得珍贵。但是,DNA从何而来的根本问题仍然没有解决。这个“古老”的问题又回来了。

          应该这样认为,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分子生物学迟早能够无机“合成”DNA,人工制造新的生命体。“好奇号”火星之旅,肯定能够给我们带来全新的启示。现在,孩子们的电动玩具有很多种,也许在将来会有“人造DNA生物玩具”。......我们做人就要敢想,连想都不敢去想,做人还有什么意思呢?制作“好奇号”就是出于科学探索的好奇心(Curiousity),而不是什么野心。

         说明:我知道,近日就要和我替小孙孙喂养的那两只小鹦鹉说告别了(把它们都放生),我心中感到依依不舍。因为,它们也有自己的DNA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