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永中的设立究竟为了什么?

(2011-08-18 14:57:12)
标签:

it

   85日之后,特别是在举行“8.5拍卖会”之后,某些新永中的人士似乎忘乎所以,手脚颠倒,胡言乱语起来。何故也?

        这些新永中人士祭起“拯救论”的大旗,四处散布言论,迷惑了不少公众。所谓“拯救论”就是说,由于老永中的运营资金链断裂,为使老永中的国有资产及技术人员不致流失,中方股东决定设立新永中,以便拯救老永中,并且继承原有永中Office的事业。此话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实则不然。何故哉?

        810日,《科技日报》发表文章,题为“永中科技破产程序合法有效,没有国有资产流失“,应该说,在某种程度上,此文所表述的观点代表了无锡新区官方的意见。该文有一段文字如下:“事实上,成立永中软件是在2009年年末永中科技因资金链彻底断裂濒临破产、员工团队面临被迫解散的紧要关头,在以华软投资基金为代表的多个第三方资本试图注资却屡遭外方股东代表无理抵制后,中方股东按照董事会决议依法依规积极推动的果断之举。”

        根据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出:设立永中软件是中方股东的果断之举。至于为什么中方股东要采取这样的“果断之举”,此举合法与否,是否必要,以及外方股东为何抵制,抵制什么,等等,我们暂且不论。这种“果断之举”导致了什么结果呢?这是本文要谈论的问题。大家知道,在“8.5拍卖会”之后,老永中演变为新永中,其股权结构及股本总额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但是,股权比例未变,即国有资本控股(占股51%),其他股东占股49%。简而言之,就是华软创投(占股49%)替代了百慕大永中(占股49%)。十分明显的事实是,这次资本重组的最终结果就是这种新老股东的替代。

          从事情的本质上来看,设立新永中(即永中软件)的最终目标就是用新股东华软创投替代(或剥离)外方老股东百慕大永中。这是明摆着的事实,我们不必回避。我们要问:是谁(什么势力)促成(或导演)了这一变化?为何如此作为?大家知道,根据中外双方股东签订的“3.11协议”,老永中(即永中科技)是中外合资的“合营企业”,合营双方应该有义务严格遵守“3.11协议”以及国家的相关规定,在合营运作过程中,无论遇到什么重大问题(或严重事件)都要协商一致(召开董事会取得一致的决议)才能进行处置(或处理)。

        这里的关键问题是,在设立新永中的整个过程中,中方股东并未与外方股东充分协商取得一致,而是单方面的执意孤行,并且不听外方股东的劝告。这是非常令人遗憾的事情。这件事情的最大麻烦在于:如果将其公之于众,恐怕会给国外反ECFA势力提供重量级“炮弹”。这是我们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

        说明:建议大家搞清楚什么是反ECFA势力,他们的矛头指向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