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北京奥运会倒计时100天。此前,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北京奥组委召开的“2008阳光绿色网络研讨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奚国华表示,奥运会通信保障必须万无一失。面临着越来越接近的奥运会,奥运通信保障,我们全面准备好了吗?
运营商全面备战
中国移动与中国网通作为2008年奥运会合作伙伴,理所当然要勇担先锋。
作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唯一移动通信合作伙伴的中国移动,要完成奥运场馆建设室内覆盖系统,以保障用户在奥运场馆内99%以上区域得到良好的通信服务。中移动要全面履行“提供先进的技术、丰富的业务和周到的服务”承诺。
中国移动在全部场馆进行了WLAN的覆盖建设,使得北京奥运会将在夏季奥运史上首次官方提供大规模的WLAN高速上网服务,并实现Wirelessinfo等服务。
中国移动还制定了详尽的奥运客户群服务方案,针对北京奥组委、媒体、奥运志愿者、代表团、国内大众、海外客户及奥运接待用户等七大类客户的不同需求设计了不同的产品和服务,并制定了应急服务预案部分方案。截至4月25日,中国移动完成了全部应急方案的演练工作,6月份将做最后一次网络测试,以便向北京奥运会提供最好的网络资源。
此前,中国移动还完成了一项壮举,就是在珠峰海拔6500米处,建成并测试开通了全球海拔最高的基站,为保障北京奥运“圣火跨珠峰”活动和全人类的登山事业服务。
4月28日,中移动联合三星电子向北京奥组委联合赠送1.5万部TD-SCDMA手机及数百万话费,为TD奥运商用奠定了基础。
而中国网通作为北京奥运会固定通信唯一合作伙伴,也不甘落后。中国网通的核心是“宽带奥运”。
据悉,目前中国网通已基本完成奥运场馆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和奥运团队建设等任务。截至目前,包括国家体育馆、国家体育场、国家游泳中心在内的北京31个奥运赛事场馆和10多个非赛事场馆的通信基础设施已建设完毕,具备提供服务的能力,其中大部分通信设施已顺利通过“好运北京”系列赛事的检验。
据统计,中国网通在奥运场馆内,总共敷设各式光缆近200条公里,布放各式电缆近100条公里;新建局所22个,改造机房1800平方米,安装电话交换机近2万门;安装各类传输设备几十端,新增ADSL接入层端口近3000个,完成了近万个信息点的赛时综合布线系统。伴随着这些通信基础设施的到位并投入使用,北京的全部奥运场馆已实现“全光网络覆盖”。
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两家运营商也结合各自特点,在奥运通信资源配置、互联互通协调、通信保障准备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产业链全力支持
在运营商的引领下,通信设备商也积极助力奥运通信保障。
中兴通讯独家承建北京TD-SCDMA网络,并在奥运城市青岛与中国网通共同建设TD-SCDMA网络技术应用试验网,以及在青岛建立中兴通讯GoTa数字集群调度系统。而中兴推出的TD手机,也能满足手机电视等服务需求。
烽火通信拥有自主品牌的系列光纤光缆进驻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用于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以及奥运村等核心区域的通信动脉建设。日前,光传输网络又登陆珠峰,服务“奥运圣火”传递。
华为为奥运通信服务的关键之处,就在中标建造珠穆朗玛峰奥运基站。
另外,爱立信、北电等通信巨头都力助奥运通信保障;网络安全生产商均已整装待发,誓言护卫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网络安全。
确保万无一失
业内专家发文指出,确保奥运通信万无一失需把好三道关键关口:一是高密度高质量的通信要求;二是层出不穷的互联网攻击模式;三是及时可靠的应急措施。
在“2008阳光绿色网络研讨会”上,奚国华表示,目前我国电话用户和互联网用户均居全球首位,正因为有了这样雄厚的网络基础和技术、经验积累,所以我们完全有能力、有信心为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提供高质量、高水准的信息通信服务和保障。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全力做好奥运特色服务和通信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