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考语文试题对新课程的负面影响

(2010-11-25 08:29:34)
标签:

高考语文

试题

新课程

负面影响

高中

初中

名篇名句

考纲

必修选修

教材

教育

分类: 教学

高考语文试题对新课程的负面影响

 

大漠霜天

 

    在正常的情况下,高考的指挥棒——“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应该符合并体现高中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体现高中语文学科的特点,有利于或促进高中语文的教学。

    同样,在正常情况下,在高中语文新课程(黑龙江省自2007年秋季开始)实施三年后的今天,“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语文试题应该、也必须能够反映高中语文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符合高中语文新课程的学科特点,体现高中语文新课改的教学目的,并有利于或促进高中语文新课程的教学。

    但是,目前的高考语文试题不但没有体现出高中语文新课程的内容与特点、没有对高中语文新课程的教学有促进作用,相反,对高中语文新课程还有一些负面的影响。

    以2010年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的“名篇名句默写”为例,来看目前的高考语文试题对高中语文新课程的负面影响: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宁夏、吉林、黑龙江、陕西、海南) “新课标全国卷”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故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

    (2)千里马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不以千里称也。(韩愈《杂说(四)》)

    (3)莫笑农家腊酒浑,                  。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

    “名句名篇默写”共6分,高中的2分,初中的4分。

    从2010年的高考语文试题的“名篇名句默写”,可以看出,高考语文试题对高中语文新课程存在着以下的影响:

    (一)高考试题的“名篇名句默写”,考初中的太多,考高中的太少:

    既然是高考,那么“名篇名句默写”的内容就应该考高中的,而不应该考初中的。但目前的高考,考高中的很少,考初中的很多,使得很多学生都不怎么愿意学习高中的语文了。

    高考语文试题,考的“名篇名句默写”,重点竟然是初中的,那么,这是高考语文试题吗?在没有实施新课改之前,这种现象已经出现。现在实施了新课改,可还是这样!既然如此,学生在高中学习三年,很多时间就是在浪费了。学生在高中学一两年,可能就足以应对高考了,那么,高中语文教学的价值何在,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价值何在?

    很多高中学生认为:目前高考的标准,根本就不是高中的标准,而是初中的标准;高中的语文课,学不学,没有什么大的关系的,初中的内容学好就差不多了;在高中,语文不用学,想看点什么就看点什么,分数也不会低什么的,何必花那么多的时间在语文上呢?何必花那么多的时间背诵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名篇名句”呢?花了那么多的时间,就考2分,实在是得不偿失的。还不如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其他学科上呢?

    学生的话,虽然很片面,但也多多少少地说出了目前的高考语文试题对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些负面影响:高考语文试题与高中语文教学脱节;不学高中语文,对高考也没有什么大的影响。

    高考,就是高中教学的指挥棒。既然高考都不怎么考高中的内容了,那么学生怎么可能愿意学习高中教材的内容呢?

    高考语文试题的“名篇名句默写”,体现不出高中语文的特点,高中语文必修①~⑤教材的作用也没有能够体现出来,对高中语文教学的负面影响也是很大的。

    (二)高考试题的“名篇名句默写”体现不出选高中语文修教材的价值:

    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名篇名句”,无论是思想价值还是文学价值,可以说一点都不比必修教材中的“名篇名句”逊色。在某种程度上或某种价值上,可以说,还超过了必修的教材。但是,高考语文试题的“名篇名句默写”却连一句也没有考!

    高考试题的“名篇名句默写”,连一句也没有体现高中选修教材的内容,学生怎么可能愿意学习选修教材的内容呢?

    选修教材中,虽然有很多经典的篇章与名句,但高考不考,无论怎么经典、价值怎么高,学生也是不可能愿意学的。

    高考不考,学生就不愿意学习,那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的价值又如何能够体现呢?许多传世的经典“名篇名句”,被当作垃圾一样丢弃了,实在是太可惜了!

    在中国,高考是决定一个学生一生命运的最关键的时刻。在中国,高考就是最好的指挥棒。高考不考的内容,让学生花很多的时间去学习,即使你说出“花”来,学生也是不可能愿意学习的。

    学生不愿意学习,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的价值又怎么可能很好地体现。学生不愿意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中经典“名篇名句”的价值又怎么可能很好地体现。真令人可叹、可惜呀!

    (三)高考考试考纲与高中教材脱节: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课程标准试验·2010年版)(教育部考试中心)中的要求与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要求是脱节的。

    如:《大纲说明》“高中课程标准中建议的诵读篇目”中有“《离骚》(长叹息以掩涕兮……岂余心之可惩)”,但高中语文教材必修②中却没有要求背诵。

    如:《大纲说明》“高中课程标准中建议的诵读篇目”中有“《逍遥游》(北冥有鱼……圣人无名)”,但高中语文教材必修⑤中却没有要求背诵。另外,在必修⑤中,《逍遥游》是略读课文。

    “名篇名句”考《离骚》《逍遥游》,笔者是很赞成的,因为这两篇文章都是极其杰出的。

    在正常情况下,考纲的要求与教材的要求应该是一致的。但是,教材没有要求背诵的“名篇名句”,大纲却要求考,岂不是脱节?教材中是精读课文的“名篇名句”,考纲不要求考;是略读课文的,却要求考;岂不是脱节?

    随着高中语文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入,高考语文试题题型可能会更加丰富多彩,形式也可能会更加灵活多变。

    但是,注重人文素养,注重理性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原则不会改变。高中语文教学的改革虽然应该顺应时代潮流,关注社会,向以培养人全面发展的语文转变,并真正地让语文教学活起来,但是这都有赖于高考指挥棒——高考语文试题的转变。假如高考指挥棒没有根本性地转变,那么高中语文教学的许多目标都将是一句空话。

    倘使高考语文试题的“名篇名句默写”没有真正的改变,倘使高考语文试题的“名篇名句默写”依然考高中的内容很少,无论说的怎么动听,学生也不可能真正愿意学习或背诵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章或名句。

    如果学生不愿意真正地学习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章或名句,无论高中语文新课程怎么改,那么,高中语文永远也不可能有真正的改变,中华传统的经典篇章或名句的价值在高中语文新课程中永远也不可能真正的体现!

 

    (完成于2010年6月10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