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姜汝祥-
姜汝祥-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343
  • 关注人气:7,46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3年06月12日

(2013-06-12 13:06:00)

聚合:网络竞争的核心竞争力

   北大社会学博士 锡恩咨询集团董事长    姜汝祥

 


 

    谁坐过飞机,给我讲讲注意么!!!!!!!!(此处省略90”)不谢。”2012824日晚902分,网友“@dicky”发布了上述带有102个感叹号的微博


 

奇迹发生了,到25日下午6时许,这条微博便被转发超过2万次,尤其是数千条评论,让网友们惊呼神一样的评论,亮瞎了!”25日下午,有记者联系上发这条微博的主人。他是潜江人,今年18岁,26日晚上要坐飞机去乌鲁木齐上学。


 

因为是第一次坐飞机,也无家长陪同,他就发条微博问问朋友们,坐飞机能带什么,不能带什么,没想到这条简简单单的微博一下就爆了。


 

许多评论非常搞笑,引来更多的人围观。有人回复:飞机起飞时,你得在机上跟着助跑一段距离,以便起飞。又有人提醒:买到站票一定要带板凳哦!亲!,更有人搞笑:要留意计价器和起步价,小心被绕远。


 

甚至有人专门把所有回复做成了长微博,我节取几段大家供欣赏:



 

@狂野九刀流:上厕所要整个人探入马桶,记得是你全身都在飞,小便也会飞


 

@囧姑娘Enchanted:飞机上的椅子是可以移到窗外的,能自己控制哟,一般能延展个几百米,而且可以自行飞行...云彩飘飘可美了......


 

@游骑兵烈刃:飞机颠簸的时候,千万要问空姐,上面的黄色面罩怎么还不掉下来啊,电影上都是这么演的。不然就会显得很不专业,会被看成第一次坐飞机,会被鄙视的。


 

@南海素人:评论中的建议大多不可取,但你要飞机上是不能放臭屁的,不然会被飞机上的气体探测器捕捉到,整个飞行系统会乱套的。。。切记!


 

@hsb001:记得带上救生圈,游泳衣。以便飞机搁浅。可以游上岸。


 

@蜜密天堂:记得一定要带骰子,飞机起飞时要摇,摇不到6的话飞机不让起飞,不要飞在人家的航道上,会被撞坠机的,等下又得重新起飞


 

@卷被子的火星人:觉得舱内有点闷的话,记得喊服务员,给开下窗户呗” (今天
10:19)


 

@nakira:乘客们:我们飞机是禁止吸烟的,要吸烟的乘客请到客舱外


 

@郭喜寳:快到站的时候,需向驾驶员说:,前边路口踩 一 脚!!!


 

@怀念曾经在高级**似的时光的zx:带蚊香,上面有蚊子的


 

@疯一样的男人67:别开窗,空姐卖的饮料好贵,一般喝完付款,千万别喝。带好绳子,起飞前把自己绑好。


 

@喜歡看非誠勿擾的台灣人叫小舞:記得空姐會問你"Coffee or Tea?"記得點"白酒",這是通關密語,她會便宜賣。


 

@蛋卷下白茶丶:你上了飞机要记得戴上耳塞,旁边会有别的飞机啊战斗机啊波音747什么的经过,怪吵的。


 

@万能Catuso缺妞狂想症:上完厕所不要冲,飞机外面的气压会把你的便便压回来撒一脸


 

@丫丫迷上夏洛克:飞机上不要上厕所,屁股会被马桶吸住


 

@Hello阿甜:一般大小便能忍就忍,免得落在陆地上行人身上,公德心有木有!
     @茜掌柜:晕机记得开窗吐外面


 

@三去客sqk: 开窗吐痰要向后吐!否则风太大吹脸上了……


 

 


 

这条貌似无聊的微博为什么会爆红?有人说24日正好是周五,一周紧张工作结束,浅dicky的这条微博正巧符合了网友想要放松的心情,于是出现了“瞬连”。


 

事实上,真正要搞清楚这条微博为什么会火?需要心理学家与社会学家们做更多的努力,我们现在要关心的是两个更为基本的问题:

 

1,       
一条看似“无聊的微博”能够聚合那么多人回复,回复本身又创造出更多的回复,达到数万条,“围观”的人更不计其数,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在这里,我们关注的是这种“瞬间聚合”机制本身,很显然,人群的瞬间聚合本身,就有着无比巨大的价值。瞬间聚合是只有“网络”才能创造的现象,客户的聚合与围观本身就是价值。

2,       
移动互联网所创造出的这种“瞬间聚合”机制,让无数不相关的人聚合在一起,这种机制如何更进一步,把“瞬间聚合”变为持续性聚合?从而创造出有着更紧密人际关系与人际互动的“部落”?从而创造出“众包消费”这样一种新的消费形态?


 

       这两个问题的本质是,当我们生活的形态正在因为移动互联网而发生改变时,就象这条看似“无聊的微博”,却聚合起无数人的围观,回复与参与,这种新的生活形成,正在创造着关的商业模式,我们必须懂得一个基本的道理,是生活本身创造了商业模式,而不明商业模式创造了生活。


 

生活优于商业,所有的商业不过是对社会变迁与生活方式的一种适应与推动,这是“大数据时代”的社会学意义。在大数据时代,未来不再是因果世界,而是一个相关世界。我们不再挣扎于“为什么”而牺牲对未来的想象与创造,而是基于移动互联网所创造出的 “是什么”,而寻找新的“创造性”!

 

 

 

    “因果性”创造了“1+1=2”的线性逻辑(凡是都讲经验,讲道理),这种逻辑的核心是聚焦,但相关性创造的是非线性逻辑,这种逻辑创造的核心却叫聚合:今天互联网的成功,大多是源于“聚合”的成功:

 

l  谷歌,百度是对信息聚合的成功。有了谷歌,百度,碰到问题,人们几乎不再问人,而是自然而然地谷歌一下。

 

l  小米是对客户聚合的成功。短短三年间,销售过百亿,最快的纪录是143秒销售了15万台手机。

 

l  新浪是对新闻聚合的成功。每天新浪把全球新闻聚合在一起,人们不再读报纸,而是看新浪新闻,或者新浪微博。

 

l  天猫,京东商城是对卖家的聚合的成功,天猫,淘宝,京东聚合的卖家超过一百万家,在线的产品超过2亿个。

 

l  PPTV,优酷是对电影电视聚合的成功,现在的中国人可以在PPTV等视频网络上,与美国人几乎同步看最新的美剧,《越狱》,《生活大爆炸(The Big Bang Theory》都是在年青人中极其流行,可你在电视上却绝对看不到,因为这都是通过网络观看的,甚至有专门的义务翻译的团队,完全免费地、适时地为国内观众做翻译。

 

l  微信是对朋友交流聚合的成功,无数过去多年不联系的同学朋友,通过微信,又联到了一起。

 

l  苹果,则是通过APP平台对应用软件聚合的成功,一部苹果手机,几乎成了万能机,想要什么,通过APP下载

 

l  聚合的思想,不仅体现在线下,比如线下的通讯商们正在通过聚合,来为客户创造更大的效应,比如把固话与移动电话,与网络宽带,与电视等聚合在一起,推出一揽子服务。

 

聚合的基本出发点是相关性,聚合的基本思想叫跨界思维。把相关的资源与要素聚合在一起为客户创造价值,而不是强调是“你”,还是“我”,公司之间,个人之间不再存在界限,一切只因为客户价值而存在,一切只因为创造价值面共生共享,这就叫跨界。

 

比如迅雷表面上是一家下载软件,但迅雷所创造的客户价值,却是以下载方式为核心对内容的聚合。于是我们在很多内容网站上会看到分类“迅雷下载”,这时候,迅雷下载不仅是一种下载,更是一种内容与客户的聚合。

 

那些习惯了迅雷下载,或者说只安装了迅雷下载软件的用户,会因为下载方式而聚合在一起,渐渐地,形成迅雷用户群,以及基于迅雷用户群而创造的内容,这时候, 迅雷就成为一个广告平台。

 

看看迅雷在下载页面开的窗口,或者迅雷跳出的浮窗,开始在做“新闻资讯”“娱乐资迅”,这说明,迅雷开始在侵蚀新浪的“新闻门户”功能,或者“优酷”“PPTV”的“影视门户”功能,形成以下载为核心的“新闻门户”与“影视门户”。

 

其实如果迅雷走得更远,就成了SNS(社会交往)。FACEBOOK是以社交为内容的聚合平台,聚合形成的是朋友亚文化Linkedin反过来,是以职场求职为内容的社交聚合平台,聚合形成 “职场社交平台”。迅雷同样可以以下载为核心,以“内容交换”形成“社交平台”,写到这里,我们不得不可惜,迅雷错过了成为这一平台的最好时机。

 

在聚合在走得最远的奇虎360,这家公司以安全为基本平台,聚合了软件服务,浏览器,桌面平台等等功能平台,成为互联网竞争不讲“边界”的最大竞争者。

 

“聚合”是互联网企业的独特效应吗?线下企业能够“聚合”吗?前面我们提过,一些电迅服务商把分隔的功能打破,聚合电视,网络,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短信,甚至即时通讯(飞信),便是一种基于客户需求的“功能聚合”。

 

但这种聚合实际上是很难完成的,这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组织DNA,一个以电视为核心的运营体系,是很难与网络为核心的运营体系兼容的,甚至以固定电话为核心的运营团队,都很难与移动电话的运营团队相容,这就是线下“聚合”的困境,难的不是产品,难的是“人”。

 

正是在这一点上,互联网形成了巨大的突破。互联网聚合的产品形态,是以虚拟“网络形式”存在的,这种存在,并不需要很多人。从这个意义上讲,可怕的不是互联网企业,可怕的是传统企业真正懂得了互联网,开启一场真正的产业革命,比如沃尔玛与一号店的结合。更可怕的是互联网企业懂传统企业,比如雷军小米手机与富士康的合作。

 

以聚合为核心竞争要素的是互联网竞争方式,是一种在客户价值意义上的“跨界创造”,这与过去在产品意义上的“原创”有着本质的不同,这是强调跨越空间与产业界限的组合或重新组合,而不是强调“独家”。更直接地说,互联网并不强调产品的独特性,互联网企业首先强调的是思想的独特性,独特的思想下创造的是自然是独特的产品,思想正在成为互联网世界一种独特的力量,某种意义上讲,思想是网络竞争的核心竞争力。

 

 

(本文摘自“聚合:网络竞争的核心竞争力”一章,我的《电商战略》一书正在最后定稿阶段,这将是中国第一本完全不通过新华书店,完全通过网络来销售的书,精彩章节,先行通过微信公众号cn20123发布,同时,6月22-25号,第五届中国电商战略商峰会将北京举行,只有少量贵宾票,私信@锡恩集团
联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体验改变世界
后一篇:电商与城镇化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