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企业管理基业长青 |
所以,如果你是一位致力于做企业,而不仅仅是为赚钱的企业家,那么你不可能不在宗教组织前低下你高傲的头,因为这是经营人类灵魂的地方,它的历史已经有几千年。而企业的历史才多少年?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讲奉献的宗教,反而比讲赚钱的公司长命?
这也许是一个莫大的讽刺。企业是一个可以帮人发财,让人获得利益的地方,只要你上班工作,付出多少,就给你回报多少。而宗教组织却是一个要人奉献,大多数基督徒甚至要把相当于一个月的薪酬奉献给教会。
可是结果却相反,讲奉献的宗教组织,反而比讲赚钱的企业更长命,这是为什么?企业家们可以从这一问题中的回答中,思考公司的持续与利益的关系。决定组织命运的是人,而不是机器,那到底组织生命的支撑点是什么?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看不见,摸不着的上帝,能够指导人们的行为几千年,而企业的规章制度很快就落后于形势发展需要?
宗教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求人们按照上帝的旨意行动,但上帝在哪里?我想任何一个宗教领导人,在经营教会的时候,都无法回避加入者这一简单而基本的提问。
而也正是回答这一几乎无法回答的问题,使宗教立即获得了支撑点:我们每一个人能够理解自己吗?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吗?如果我们连自己都搞不懂,连自己都不能够控制,这不就是上帝存在的原因吗?
企业家们可以通过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思考含糊的文化与明确的制度之间,到底是什么在决定着员工的行为?
第三个问题:为什么强调“原罪”――人生而有罪的基督教反而造就了法制,而强调“人之初,性本善”的儒家文化造就的反而是权谋?
第四个问题:为什么简单重复的祈祷是个人通向真理的唯一道路,而企业无数复杂的培训却无法帮助员工找到归宿?
企业愈来愈陷入一个恶性循环,那就是培训之累。要获得一个优秀的员工,就要投入大量培训。但大量培训之后,企业往往发现投入得愈多,效果愈来愈差。企业一旦代替个人为个人成长买单,那么,员工的成长也就成了为企业而成长,而不是为自己而成长了。
感知上帝是多么艰难而复杂的事,但宗教就用简单而不断重复的祈祷,让每个人直接与上帝对话,通过试错与体验,进而获得处理问题的独立能力。如果企业代替员工成为员工自己成长的主人,那真正的真理反而就在我们眼前消失了。
企业家可以通过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懂得员工的成长是企业成长的源泉.而员工成长的主动权在自己,自救者天才助!不自助者,上天如何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