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华姿:  我是一个受造物

(2008-07-23 22:04:10)
标签:

杂谈

分类: 散文、随笔、诗

我是一个受造物

                                                                   华姿

雨从天亮时就开始下了。到了午后,我走到阳台上去看雨。

风带着雨的湿气,沙沙地吹过来。因为满目都是青翠,我便觉得,这潮湿的风,其实也是青翠的;甚至那淅沥的雨,也是青翠的。

有一种花叫朝颜,立即就有另一种花叫夕颜。朝颜开在早晨,呈现紫色,夕颜开在傍晚,显出白色。而此时呢,我看见了朝颜,也看见了夕颜。在雨中,我看见她们同时开着。那种柔软的花,为午后的细雨所湿,却并不即刻凋落。

有一种花叫朝颜,立即就有另一种花叫夕颜。有一种霞叫朝霞,立即就有另一种霞叫晚霞。这朝颜和夕颜,那朝霞和晚霞,究竟是怎样可爱的事物呢?是朝颜追赶着夕颜吗?是朝霞追赶着晚霞吗?还是相反?

哦,朋友,我怎么能够知道?我唯一能够知道的是:它们是受造物。我也是受造物。它们是美丽的受造物,我是珍贵的受造物。我们的区别在于:我有一个灵魂,而它们没有。

 

我是一个受造物。

我的朋友,当我说我是一个受造物的时候,便意味着有一种关系、一种非同寻常的亲密关系,在这个宇宙间建立起来了。不,不是建立起来了,而是,原本就存在着,一直就存在着。只不过,之前的日月里,我没看见而已,没听见而已。所以,那在旷野行走的先知要说:

他由我身边经过,我却没有看见;他走过去,我仍没有发觉……如果他突然来检查我,谁能回答他呢?或者,谁能问他说:你做什么?

有了这个关系,我的出现与存在,就不是孤单的。我不是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儿,在任何时候都不是。若是没有这个关系呢,我的出现与存在,就是孤单的。我是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儿,在任何时候都是。

所以,当我在这个午后,看着落下的雨滴冥想的时候,我的冥想其实是交流。如果没有这个关系的存在,我的冥想就是单方面的,是自己跟自己说话,自己跟自己同在。但是,有了这个关系呢,我的冥想,其实是一场倾谈。我在跟他说话;他也在跟我说话。我在听他说话,他也在听我说话。

我的朋友,如果你能把自己放在这个位置上,也就是,承认并接受这个亲密关系的存在,那么,一切孤单的感觉、无助的感觉、怅惘茫然的感觉,都会从你的生命里消散。因为你相信,那个造你的,他会守护你。如同你的生身父母一定会守护你一样。甚至,“他用手托着你,不让你的脚碰在石头上。”

 

承认受造,还意味着,接纳创造者进入你的有限生命;也意味着,你有份分享创造者的无限生命。

当你承认并接纳之后,你会立刻获得一种幸福。这幸福由三种元素构成:相信,盼望,爱。

活着就是相信。活着就是盼望。活着就是爱。如果活着,却不肯相信。如果活着,却失去了盼望。如果活着,却没有爱。那么,活着就是一具已然死亡的皮囊,在这世间行走,从清晨到夤夜,直到有一天入土,或化为一小堆灰烬。

活着于是成为一个没有意义没有目的的过程。所有度过的日子,都在身后崩塌,成为虚无。而所有尚未度过的日子,到了那一天,也是崩塌,不会有另外的结局。

帕斯卡说:“没有上帝,堕落就没有意义。”我的朋友,岂只是堕落没有意义?乃是一切都没有意义。

是的是的,你会说,我是个无神论者,我从不相信什么上帝,难道我的人生就如你所判定的那样,没有意义了吗?

不,朋友,这个意义并不是指向现世,而是指向终极,指向永恒。为什么人需要一个信仰?因为人需要一个盼望。而信仰就是盼望。如果人生只有现世的意义,没有超性的意义,那么,我们凭借什么清除生命深处的虚无和绝望?

我的朋友,我还要对你说:你不相信,并不表明他不存在。你相信,他存在;你不相信,他仍然存在。他并不因你是否相信而改变。这个真理简单的就如天上的那颗太阳。你相信,太阳在那里。你不相信,太阳还是在那里。

所以,不管你承认不承认,相信不相信,你都跟我一样,是他的儿女。我的神就是你的神,我的父就是你的父。创造了我的那位,也创造了你。

其实,这就跟人世间的事情一样。当你还是一个婴儿,怀抱着你的那个人,指着一个男人对你说:宝宝,这是爸爸。你怎么去求证?当你还是一个婴儿?你只能是相信。

相信,是敬畏的起头,是感恩的开始。当你相信,你就会爱。然后,你就会有所理解。所以以赛亚要说:如果你不相信,你就站立不稳。所以奥古斯丁要说:如果你不相信,你就不能理解。

 

我的朋友,在这个落雨的午后,我还要对你说。

并没有所谓的“生而平等”。把“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翻译成“生而平等”,是一个由来已久的错误。

如何生而平等?他生于宫殿,我生于茅屋。如何是平等的?他出生于书香门第,我出生于草莽之家;她一出生便是花团锦簇,我一出生便是脸朝黄土。这又如何平等?所以,从来就没有所谓的“生而平等”。托马斯·杰斐逊要说的是:所有的人,因被造而平等。

Created是创造的意思。说一个孩子被生出来,是Born,而不是Created

因受造而平等,便意味着:你是一个帝王又怎样,你也是受造物,所以你并不比我更高贵。我是一介草民又怎样?我也是受造物,所以我并不比你更卑贱。

只有在这个意义上,平等才是可能的。只有由此而来,平等才是真实的。

在《创世记》里,哥哥该隐因为嫉妒而杀了弟弟亚伯。从受造的意义上看,人类的所有杀戮,都是该隐对亚伯的杀戮。也就是:都是兄弟之间的手足相残。不管是哪国对哪国,哪族对哪族,抑或同族同国之内的这党对那党,这派对那派。

兄弟杀死兄弟,然后为这杀戮树立一个崇高的名目,再用这个崇高的名目为这邪恶辩护。假装自己是正义的,还假装自己是高尚的。偏偏,我们都很愿意相信这种貌似的正义与高尚,却不愿相信那个像高山一样耸立在宇宙间的永恒真理:所有的人,因被造而平等。

我的朋友,承认受造,即意味着:他人不再是你的地狱,而是你的兄弟。万物也不再只是为你所用,而是被你所爱。你的生命——所有的生命,都将成为其他生命的祝福,而不是诅咒。

 

在某个静谧的时刻里,我的朋友,不知你是否会想,或是问:人若是因受造而来,那么,那创造者为什么要造人?而人受造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我恰好读到一段祈祷文:

人受造的目的是为了赞美、崇敬、侍奉我们的上帝,因而拯救自己的灵魂。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为人而造的,为帮助人追求他所以受造的目的。人取用世物,当看自己受造的目的:它们能帮助多少就取用多少,能妨碍多少就放弃多少……因此,他们在取用世物时,内心力求保持不偏不倚:不重视健康甚于疾病,不重视财富甚于贫穷,不重视尊荣甚于屈辱,也不重视长寿甚于短命,只选择那更能帮助他们达到受造目的的事物。

我已经读了N遍,却仍然没懂。我只能触及它的皮毛。我是谁?我算什么?岂能不费力气,便全然看清一个圣者凭借整整一生的静思与祈祷所揭示的真理,一个简明而伟大的真理。

但是,我总算窥见了一点,那就是:因为一种深切的爱,造物主创造了人类。又因为一种深切的需要,造物主渴望着人类的回应。当这种渴望达到一个程度时,他说:我渴了。

我的朋友,他说“我渴了。”你听见了吗?你愿意给他一杯水吗?只需一杯水,一杯普通的凉水,便足以解除他的干渴。是的是的,已经有人给了,而且有很多很多的人给过了。但是我的朋友,你的那一杯,也是他所需要的,而且是必不可少的。

每一个个体,对他都同等重要,没有一个人是可有可无的——没有一个人的存在是可有可无的,没有一个人的爱是可有可无的。一座高山与一片叶子,它们的差异有多大呢?但对那造物的主来说,却是一样的。

一杯水,代表着你的爱,你愿意给出这一份爱吗?我的朋友,你的爱,也许微薄,也许平凡,但是,对于那造物的主来说,却是一份厚礼。

 

雨滴仍然稀稀疏疏地落着。我朝东望去,再朝北望去,眼目所及之处,皆是一片青翠。因为满目青翠,我便觉得,这潮湿的风,也是青翠的;那淅沥的雨,也是青翠的,乃至宇宙间的所有受造物,都是青翠的。

这时,有个声音在问:你看见什么?

我回答他:我看见香樟树的一根枝子。

香樟的枝子,在风中摇动。枝子上的绿叶,被细雨所润泽,散发着青翠的光。

这时候,我的眼前突然出现了那几个字:创造的奥秘。清晰、明媚,宛如凭空开出的花朵。

我的朋友,大概,这就是我最后想对你说的话吧。

宇宙有多大,创造的奥秘就有多大。生命有多深奥,创造的奥秘就有多深奥。人类凭借受造的智慧与能力,岂能参透创造的全部奥秘?一件陶器,能够参透那个造它的陶匠吗?一首诗歌,能够参透写它的那个诗人吗?

我的朋友,你不肯承认受造。但你能够超越于万物之上,在必然者与非必然者、在是与不是的整个距离之间,寻到一个并非如此的答案吗?

你不能。他们也不能。因为没有人能。

我跟你说奥秘。所谓奥秘,其实就是:对于相信的人,它是不需要解释的一种存在;而对于不相信的人,它是不能够解释的一种存在。对于相信的人,它是不需要证明的一种存在;而对于不相信的人,它是不能够证明的一种存在。

哦,就如我昨夜看的一部电影。在结尾处,罗伯特对索菲说:关键在于你相信什么。

在电影之外,我坐在我的硬沙发里,接过他的话说:关键在于你承认什么。

 

2008.7.2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