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改过之方”(八)

标签:
育儿 |
《了凡四训》“改过之方”(八)
作者/(明) 袁了凡
原文:
子路拯人于溺,其人谢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喜曰:“至今鲁国多拯人于溺矣。”自俗眼观之,子贡不受金为优,子路之受牛为劣,孔子则取由而黜(cu)赐焉。乃知人之为善,不论现行而论流弊;不论一时而论久远;不论一身而论天下。现行虽善,而其流足以害人,则是善而实非也;现行虽不善,而其流足以济人,则非善而实是也。然此就一节论之耳,他如非义之义,非礼之礼,非信之信,非慈之慈,皆当抉择。
解读:
孔子的学生子路救了一个掉在水里的人,那人感谢了他一头牛,子路接受了。孔子很欣慰地说:“从此鲁国会有许多人乐意救人了。”普通人看来,子贡不接受赏金是高尚的,子路接受了是贪婪的,但在孔子看来恰恰相反。一个人的行为如果对后世有正确的影响,对社会风气有规正,他就是真正的善。子路的作为正是这样。
原文:
何为与人为善?昔舜在雷泽,见渔者皆取深潭厚泽,而老弱则渔于激流浅滩之中,恻(ce)然哀之,往而渔焉。见争者皆匿其过而不谈;见有让者,则揄(yu)扬而取法之。期年,皆以深潭厚泽相让矣。夫以舜之明哲,岂不能出一言教众人哉?乃不以言教而以身教转之,此良工苦心也!
解读:
什么是与人为善?舜还没有做君王前在雷泽湖边看人们抓鱼,年轻力壮的都到深水里抓,而年老体衰的却只在浅滩抓,舜可怜这些老人,于是他也去抓鱼。看见那些因抓鱼而争吵的,舜就假装没有看见;看见那些相互谦让的,舜就四处赞扬传播他们的美德。一年以后,年轻的渔夫都去帮助年老的了。舜就是这样教化别人的。
原文:
吾辈处末世,勿以己之长而盖人,勿以己之善而形人,勿以己之多能而困人。收敛才智,若无若虚,见人过失,且涵容而掩覆之。一则令其可改,一则令其有所顾忌而不敢纵。见人有微长可取,小善可录,翻然舍己而从之,且为艳称而广述之。凡日用间,发一言,行一事,全不为自己起念,全是为物立则,此大人天下为公之度也。
解读:
在世风日下的当下更要谨慎做人,不可以自己的长处讥笑别人,用自己的善比较别人的恶,以自己的才干为难别人。低调做人,谨言慎行;替别人掩盖过失,更不要议论宣扬。一是给他改过自新的机会,二是使他有所顾忌而不敢放肆。善于宣讲别人的善,善于自我批评忏悔纠错,以天下、以世界、以众生为自己起心动念的源头,这就是博大的胸怀。
前一篇:老子圣诞
后一篇:《了凡四训》“改过之方”(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