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适祸,自得福

(2024-03-02 13:56:06)
标签:

育儿

适祸,自得福


语出明朝陈继儒,原话是“过分求福,适以速祸;安分适祸,将自得福。”古人做事都讲究一个度,过了相应的度,好事也会向着不好的方向发展,过分地求福,将使祸事加速降临,相当于坊间所讲的“贪多必败”、“物极必反”;当始料不及的灾祸到来的时候,如果用一颗安分平和的心态去接纳,善巧方便地去应对,自然能够逢凶化吉。

 

福无双降,祸不单行。但就事物发展变化的本质来看,福与祸都是相互依存,互相转化的。《老子》云:“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遇到灾祸的时候,原本平和的情绪会变得急躁、悲观、失去理智,做出过激的行为,恶化已经具有的事端,身临绝境。如果安分地面对灾祸,随缘处顺,冷静面对,高个子低头矮屋檐。事情发展到最后,也许并没有之前想象的那么糟糕。

 

《菜根谭》语:“天薄我以福,吾厚吾德以迓之。”《了凡四训》也说:“命自我立,福自己求。” 《太上感应篇》言:“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胡不勉而行之”。《清静经》曰:“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当运气不佳四处碰壁的时候,不妨“吾日三省吾身”,像庖丁解牛那样忍痛解剖自己的身心,承认并接纳自己的缺点,悔过自新,修身塑品,积累德行,福气自然到来。遭遇坎坷挫折的时候,更加需要心生善念,以清静和洁净的身语意去感召宇宙神明,得到福祉的降临。当然,行善,不可贸然而行,一定要有分辨善恶的智慧,否则会误入那些打着“善行”幌子而招摇撞骗的不法团伙。最好的行善就是专著每一天的生活、工作,用心呵护自己的心灵和身体的安乐,以温言软语对待和你有交集的人,以专著虔诚的态度做好手中的事。

 

“智慧苦难生”。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冬,心学大儒王阳明被谪贬至贵州龙场(今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路途中,被刘瑾派人追杀,伪造跳水自尽躲过一劫。来到贵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与书童、老仆人在山洞边搭茅草棚安身,将简陋的山洞,命名为“阳明小洞天”。洞中缺衣少食,他就向当地山民请教,开荒种田,自给自足。当家里的仆童相继病倒之时,他就上山砍柴,下河取水,烧茶煎药,熬粥做菜,侍候他们。在艰苦的日子中,他的内心格外安宁,潜心学问,对《大学》有了新的领悟,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获得了人生的最高智慧。史称龙场悟道

 

“焚香礼拜谢神恩,求忏悔罪灭福生”。在儒释道三家的思想中,都不缺乏对自我反省的要求,称之为“忏悔”。儒家强调“三省吾身”,每天检查日常生活中所犯的戒律,心上的邪思,及时给予改正。劝善经典《太上感应篇》中,提出了“功过”的概念,人的阿赖耶识可以根据其每天善行、恶行的多寡自行记录在册,“凡人有过,大则夺纪,小则夺算。其过大小,有数百事,欲求长生者,先须避之。”但现实中,人们看见别人的缺点容易,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困难,开言吐语宣讲他人的缺点,而面对师长的善意批评,要不极尽自我辩解,要不当而皇之的怼怂,目无尊长充斥着内心的狭窄。

陕西农优特选徐亚峰先生寄来的五常大米,收悉。煮了一锅,用木甑蒸熟,太美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