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陰影中的生命力
(2015-04-30 15:08:45)奪命的一剎那,已經超過五千人死亡。但這還不是最後的數字。最新的估計,尼泊爾大地震的死亡人數還會不斷升高,甚至到達萬人以上。對尼泊爾人來說,他們都在悲傷中咬緊牙根,勇敢地面對一場巨大的災難。
在加德滿都那些長長的死亡陰影中,卻看到了強勁的生命力。一方有難,萬方支援。中國救援隊的迅捷身影,成為斷瓦殘垣中的希望。他們以專業的力量,爭取在黃金救援七十二小時中,搶救生命,與死神拔河。
這些中國救援隊的力量,其實是源自七年前的汶川大地震。二零零八年川震爆發,不到一個星期,全國人數逾一百萬的民間志願者自發集結,以小型編隊的方式,透過手機短信、QQ群、電郵等方式,臨時組合,出錢出力,自發地組成一隊又一隊的救援小組,進入災區,展現世界史上最大規模、也最快速的一次民間動員。
他們大多數是生於八十年代的年輕人,勇氣十足,不懼餘震的危險,扶危救難,搶救多少被埋在碎瓦中的同胞。他們有些人甚至因此犧牲了生命,或是受了重傷,體現了人道主義的精神,展現了同胞愛。
他們超越了黨政系統的組織力量,做到了不少政府沒有做到的救援行動,因而深受老百姓與地方政府的感激,創下了中國公民行動的里程碑。
後來廣州中山大學的公民研究中心主 任朱健剛教授總結說,二零零八年是中國志願者元年,也是中國公民社會元年。
二零零八年,亞洲週刊將這百萬的川震志願者選為年度風雲人物,表彰他們的行動展現了中國新一代的理想主義情懷。
一百多萬名志願者的理想主義將夢想與行動結合,超越了市場經濟的功利主義,在中國人的集體心靈中埋下了希望的種子,孕育了越來越多的民間組織,參與社會的變革。
他們了解中國的巨變不僅是政治經濟的發展,也是社會的發育成長,在中國現代史上,寫下了重要的一頁。
七年之後,世界屋脊的尼泊爾發生了比汶川還厲害的地震,但對中國的志願者來說,他們不懼死亡的陰影,高喊「死亡,你不要驕傲」。
他們又一次來到生死的邊緣。他們沒有當年「百萬大軍」的數目,但卻有理想傳承的品質。他們擁有了更多的互聯網工具,有功能厲害的智慧型手機,可以用微信傳送映像與通話,也積累了更多的經驗,讓媒體更「給力」。
他們爭分奪秒,奔赴鬼門關前的旋轉門,讓希望與絕望再一次博弈。
這其實也是中國的軟實力。讓人道主義與國際主義結合,發揮人溺自溺的精神,不要被死亡的陰影擊倒,展現壓力下的優雅,永遠保持躍動著夢想的青春心境,戰勝死亡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