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美.崇美.普世價值
(2013-06-28 10:20:53)支持斯諾登就是反美?這是時代的最大誤會。恰恰相反,正是對美國一些核心價值的嚮往與追求,才會支持這位被美國當局追捕的「叛諜」。因為他保護了美國憲法的精神,維護人民的隱私權,也揭示國際的公正原則,揭開了網絡上絕對權力絕對地腐敗的真相。
美國憲法的核心價值,強調公權力對私人個體的尊嚴不能恣意地侵犯。這也是美國憲法第四修正案(Fourth Amendment)的重點。這項在一七九一年通過的修正案,明訂「任何公民的人身、住宅、文件和財產不受無理搜查和查封,沒有合理事實依據,不能簽發搜查令和逮捕令,搜查令必須具體描述清楚要搜查的地點、需要搜查和查封的具體文件和物品,逮捕令必須具體描述清楚要逮捕的人」。
這份兩百多年前的憲法文件,在今天的網絡世界仍然是鏗鏘有力。全球在網絡上的財產、資訊,就輕易被網絡霸權肆無忌憚地搜掠,來去無痕,從谷歌、微軟、臉書到香港中文大學和清華大學,從中國大陸的短訊到亞洲電纜,都被美國的情報系統入侵,盜取隱私資料。這違反美國法律,違反美國憲法精神,也違反國際關係的公平原則。美當局事後還「惡人先告狀」,說香港沒有法治,放走了斯諾登,也警告北京,說會危及中美關係。
事實上,美國不少的自由派,都對美國這種無所制約的網絡霸權,憂心忡忡,在愛國和國家安全的大帽子下,卻掩蓋了多少濫權的黑暗,認為這是美國民主與開放社會的敵人,也重創美國在國際舞台上的形象。他們想起了一九七一年另一位洩密者Daniel Ellsberg揭開「五角大廈文件」(Pentagon Papers)的時代意義。當時尼克松政府也是以國家安全的名義,要求《紐約時報》等媒體不予刊登,並且採取了強大的行政與司法的行動。但恰恰是一些忠於美國憲法原則的新聞工作者,頂住當局的壓力,並且最後獲得美國最高法院裁決的支持,將美國決策層對越戰「無法取勝」的研究結果揭開,還給國民應有的知情權,不致被一些好戰主義者牽著鼻子走。
毫無疑問,今天的美國史家和司法界都對這宗五角大廈揭密事件,予以充分的肯定,認為保障了民眾的新聞自由,也防止了美國進一步墮入越戰的深淵,其實是維護了美國的國家利益,也彰顯了美國憲法的威力。
目前各方都在猜測斯諾登的最後歸宿。但他無論「情歸何處」,甚或被刺殺,都彰顯了他的「俠盜」行為,開創了網絡時代的先聲。個人的力量,可以與世界最強大的國家機器對抗,揭開了它侵犯全球網絡隱私的秘密。
這些秘密,都是以反恐的名義來包裹,但「反恐,反恐,多少罪惡假汝之名而行」。 支持斯諾登不是反美,而是對美國憲法核心價值的擁護;這是最理直氣壯的崇美行為,也是對普世價值最忠心耿耿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