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運軌道滿載改革靈感

(2013-02-07 10:18:03)

春運的列車,也是中國命運的列車。每年跳躍式增加的春運人次,展現中國人口的爆發力,也顯示中國經濟活動的?升速度。僅僅一年,就從三十二億增加到三十四億人次。這是全球歷史上空前的人口移動現象。沒有一個國家,會有這樣巨大規模的季節性的人口流動。這成為一個有中國特色的現象,折射出中國問題的縮影。

 

就是在這一個月期間,三十四億人次的人口流動,成為一面巨大的流動鏡子,映照中國的最新變貌,照出一些平常看不太清楚的映像,也照出那些永恆不變的風景與情懷。

 

全國範圍的流動,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貴賤,都要在三四個禮拜期間來回。那些擠爆火車站的人流,那些絡繹不絕的高速公路的車流,還有那些滿載行李的摩托車隊,浩浩蕩盪,穿省越界,化為一股暖流,溫暖了中國人的心臟。幾千年的農曆新年的傳統,都在這個關鍵的時刻,動員了全國的百姓,也延續生生不息的文化習俗——回家過年。

 

而今年的春運很高科技,由於第二代身份證全國通行,也使車票的實名制可以落實,讓網絡售票成為主流的售票方式。過去猖獗的黃牛黨不再橫行霸道,但也導致一種「網絡歧視」;那些不懂如何上網的中老年人,或是沒有網絡銀行賬戶的百姓,就會被拒於無形的門外,陷入「無網」之災。

 

那些線條優美、時速達三百公里的高鐵,也成為舒緩春運的利器。過去長達十幾二十小時的火車旅程,如今都縮短到幾個小時。但高昂的票價,也使一些底層的農民工卻步。他們無法跨進高科技的門檻,因為他們無法跨進階級的門檻。那些飛速而過的高鐵列車,成為可望不可即的風景。

 

因而他們不少另闢蹊徑,自力更生,開著摩托車,青春結伴好還鄉。這使人想起美國小說《憤怒的葡萄》(The Grapes of Wrath)的場景,三十年代那些離鄉背井的美國民工,如何在美國的六十六號公路上,開著破車,顛簸前進,尋找他們心中的美夢。作家史坦貝克(John Steinbeck)的妙筆,為當年這些美國徬徨的底層工人吶喊。但今天中國的文壇,誰來為這兩億五千萬的民工來呼號?誰來描繪千萬摩托車大軍風雪歸程的滄桑與甘苦?

 

其實那些春運中擁擠的公路和鐵軌,滿載了改革的靈感,三十四億人次的流動,也是停不了的刺激,凝聚改革停不了的動力。春運是開往春天的列車,讓中國奔向現代化的驛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