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经济香味与政治玫瑰

(2010-07-02 09:57:48)
标签:

杂谈

分类: 艺文

玫瑰换了名字,也还是有那隐藏不了的芬芳。两岸落实了经济互惠的框架协议,无论叫什么名字,都有一种特别的气味,让两岸老百姓为之精神一振。

 

这是两岸关系的突破。ECFA对不少民众来说,是一个难以记住的名字,但它其实就是落实两岸成为经济利益的共同体,也最后成为命运的共同体。这也为两岸多年以来的模糊关系划上了句号,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方式,为双方的最新关系划上了惊叹号。

 

因为炮弹和导弹退出了舞台,代之而起的是银弹和纸弹的力量。

 

银弹就是和平的红利,不仅偿还了当年战争阴影的历史债务, 还开拓全新的政治愿景。过去政治的猜疑和军事的对抗,都在经济的融合中灰飞烟灭。而在看似混沌的、能见度不高的政治天空中,却飘来了新的文化论述。这不是子弹,而是纸弹,瞄准了大家过去所没注意的目标。

 

经济的「上层建筑」就是文化。两岸的经济交流越来越频密,两岸的文化也就越来越有更多的磁吸作用,彼此吸引住对方的脑袋和心灵。那些台湾的流行文化,从 S.H.E到周杰伦,从珍珠奶茶到台式红烧牛肉面,都在神州大地风行一时。而大陆的文化商品,从崔健的摇滚乐、《雍正王朝》、《康熙大帝》、《走向共和》等电视剧到最近的蔡国强的爆破艺术,都在台湾吸引不少眼球。

 

而这样的文化交流,都有一种微妙的互补性,可以彼此交叉渗透影响,像大陆轰动的电视「超级女声」,在台湾发展成为「星光大道」的歌唱节目,而台湾的政治模仿秀,则刺激上海周立波的「海派清口」,敢于调侃现实政治和政治人物。这些潜移默化的交流,也开创了一个全新的中华文化的空间,使「文化中国」不再是梦。

 

有梦最美,文化相随。因为政治是一时的,而文化是永远的。两岸民间社会近年悄悄地、但也毫不忌讳地建立的文化桥梁,不仅通往对方敏感的脑袋,也通往文化中国的心灵,让全球的中国人都可以分享这些文化的灵感,进而建立一个更有创意、更有全球竞争力的文化空间。

 

这样的空间就是一股上升的软实力,随着当前全球的「中国热」,延伸到世界每一个角落。那些在美国和欧洲的中学生,不仅要在中文课里学唐诗宋词,也要看中国最新电视剧《三国》和《蜗居》,听张惠妹和王菲的歌,就像长期以来仰慕美国的中国学生,都要听美国的流行曲和看好莱坞的电影来学英文。

 

而关键是两岸文化的融合,是否能够呈现感染全球人心的价值,将中国传统文化加以创造性的转化,可以应付现代的挑战,可以对当前人类的种种危机作出承担。它要让人打从心底里尊敬,而不是为了「赚中国人的钱」。这是从经济到文化的香味,不管它是否叫玫瑰,但都是一束勾住全球魂魄的鲜花,让中华民族感到自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