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关于语文阅读题的总结(四年级)

(2014-03-05 10:42:49)
标签:

转载

分类: 三年级
三年级的川阅读题老师丢分,谢谢籽墨妈的分享。

快要期末了,周末集中给籽墨做语文的阅读理解题,用的材料是《小学语文阶梯训练(四年级)》。为了节省时间,涉及到根据拼音填词语、近义词(反义词)填写、造句、根据上下文意思选择带点字(词)的意思、修辞手法判断等都略过,这些考点与阅读量有关,籽墨的阅读量还可以,一般这些题都不会失分。我们重点突击三点:划分段落(层次)、总结段落大意、提炼文章中心思想。

一、         划分段落:

(一)              记叙文

1、              按时间(事物)的发展阶段划分:比如:第一天、过了一天、最后一晚或是日出前、日出过程、日出后等等,一般出现在每节的开头部分,即使没有在开头点明,也会很容易从小节内容归纳出来。抓住描述时间的词很重要。

2、              按地点转换划分:比如:进了屋、屋后、院外等等。一般小节开头就会点明。抓住描写地点的方位名词很重要。

3、              按内容的变化来划分:比如:去海边玩,主要活动是钩海带、钓鱼、划船等。或是游览景区,分别描述不同的景点,都是这个类型。

4、              按描写的细节划分:比如:描述一个植物涉及到枝、干、叶、花等。

5、              按思想感情的转变来划分:比如:不爱学习爱去看赌博游戏、爷爷批评这个行为从而认识到这个行为不好、努力学习等等。

6、              按文章结构划分:一般是总——分——总、总——分、分——总。

(二)              说明文

1、              按事物的性质不同划分:比如对比动物间的不同,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等等。

2、              按所要说明的事物的内容划分:一般都是“形状——结构——性质——用途”这样的模式。

3、              按空间(时间)转移的顺序划分:这个与记叙文的划分方法一样。

(三)              议论文

目前看籽墨四年级的语文书,这个类型还没有涉及。

找了篇文章给他大略说了一下。

一般是“观点(其实就是中心句,比较多的时候就是文章标题)——论据(典型事例)——分析(对事例进行评价)——总结(归纳,呼应主题。一般是揭示一个普遍的道理。)”。

(四)              写景散文(一般都是按一定顺序来写的,所以划分段落时比较容易把握。)

1、              按空间顺序划分;

2、              按观察的先后顺序划分;

3、              按时间推移划分;

4、              按景物的不同类别划分;

5、              按文章结构划分(总——分、分——总、总——分——总)等。

二、         总结段落大意

(一)一般情况下:

1、              中心句。一般这类中心句都是现成的,或是总起句,或是总结句。

2、              过渡句。过渡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一般前半句是承上,是上段的段落大意,下半句是启下,是下段的段落大意。

3、              如果一个大的段落由几个小节组成,这几个小节是并列的关系,那么,把这几个小节的中心句分别组织起来就是这个段落的大意。这个类型的比较容易失分,要么是概括的不完整,每节涉及到的重点没指出来;要么是概括的太啰嗦,细节描述太多。一定要做到完整、简要,让没有读到这篇文章的人,通过段落大意的讲述大致知道是怎么回事。

(二)针对所描写的主体的性质一般有如下的物点:

1、写人物的:一般写——谁在什么时间到什么地方去干了什么。

2、写景物的:一般写——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的什么景色怎么样。描述景色怎么样时一定要概述,不能太细。

3、写事件的:一般写——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简单描述即可。不用太详细地列举事例。

4、写物品的:一般写——这个东西怎么样。

三、总结文章中心思想

(一)写人的:

一般是“本文通过描写了谁谁谁的事,反映了这个人的什么样的品质(性格、思想面貌),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想”。

(二)写景的:

一般是“本文通过对什么景物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对生活的热爱、对祖国秀丽山河的赞叹)之情”。

(三)写物的:

一般是“通过对什么什么的介绍(了解),赞扬了(祖国历史悠久、科技发达等等)”。

(四)写事的:

一般是“本文记叙了什么什么样的事,说明了什么什么样的(道理)”。

(五)写寓言故事的:

一般是“本文通过什么故事,告诉我们了什么什么样的(道理)”。

四、过渡段怎么划分段落

1、议论性的,要根据其议论的侧重点考虑归属。

2、记叙性的,要分析这段内容的立足点,如果实在分不清就划分到下面的段落里去。

昨天讲了一大堆,也不知道籽墨能消化不能。反正也不急,还有几年的时间让他去练习。这些模版类的东西大约就是禁锢孩子阅读感受的监狱吧。没办法,为了就会考试,孩子只能分裂一点。考场上还是照着能得分的路子走吧。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