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是灵魂的颤栗——读项丽敏诗歌有感

(2024-09-20 15:34:54)
分类: 清溪

诗是灵魂的颤栗——读项丽敏诗歌有感
(图片取自项丽敏微信朋友圈)

      多年前,曾经在新浪博客无意中浏览到黄山作家项丽敏书写太平湖的散文,一见钟情,沉醉于她所描摹的宁静湖光与湖畔四季。这个夏天,又在她的公众号“山中岁时”读到她日日更新的诗作,一见倾心,字字句句,直指人心。从散文到诗歌,她的文字就像山间的清泉顺势流淌,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然,一切都刚刚好,就如她自己所说的:“诗与人俱长”。 

      今年夏天,丽敏姐因为腰椎间盘突出发作,只能卧床休息,没法继续伏案写作。在漫长的苦夏里,她坚持每天至少写一首小诗,就这样一路写下来,这个夏天,她竟然写了一百多首诗,这些因为疼痛而诞生的诗作,字里行间也蕴含着生命的痛感与质感,便如她在诗中所写的:“时间不多了,人生须臾/你当珍惜你的疼痛,让疼痛长出翅膀”。 

      我一直觉得诗绝非仅仅是分行或断句那么简单,它体现的是语言的美感,更是思想的深度,是对生命的思考与追问。只有在尘世辗转过,在长夜痛哭过,经历过人生的痛苦与沉重的人,才能够将生活中的苦涩与艰辛化作看似云淡风轻的诗篇,将生命里所遭遇的疼痛升华为一种诗意的美。 

      我不会写诗,但不妨碍我欣赏丽敏的诗并深受感染。在我看来,真诚而打动心灵的诗才是真正的好诗。好的诗歌语言有着散文或小说无法替代的美:清澈,凝练,深邃,隽永。“灰烬是一种赞美/活在这世上,唯有燃烧才能拯救/生命的虚无”,在丽敏的诗行间,我读到的便是一颗美好的灵魂对世间一切美的敏感与颤栗。丽敏自谦说“写诗是一件徒劳的事”,但我想对她说,写诗从来不是一件徒劳的事,在她撷取美的片断的同时,也分享了美的点滴。

      在丽敏的诗句里,可以感受到草木的气息,山泉的吟唱,自然的映照。她的诗,总让我想到天空的飞鸟,山间的月色,水中的倒影,想到这世间一切美好而珍贵的事物。“露珠里看见天地之广/光芒与阴影各有庙宇/明灭有时/一粒微尘也有神在”。她热爱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花一鸟,所以她的诗句也有着扑面而来的清新的自然气息。“写无用的诗/为转瞬即逝的云朵画像/穿过万物的风有时缄默/有时喧哗”,这样的诗四时皆可读,雨天读可以解忧闷,晴天读可以去浮躁,白日读可以远喧嚣,夜晚读可以洗浮尘,炎夏读可以消暑气,寒冬读可以暖人心。 

      读丽敏的诗,能让人触摸到诗句背后潜藏的静与净,这“静”是水波不兴、岁月静好的“静”,这“净”是洗尽铅华、风烟俱净的“净”。“在有限的时空里活着,呼吸/相聚又分离/怀里藏一座无用之塔/静观废墟日落之美”,我深信,只有灵魂优美而沉静的人,才能够写出如此澄澈而深远的诗。如清晨一滴晶莹的露珠坠落,傍晚一缕清凉的微风吹过,山中一条潺潺的小溪流淌,林间一轮皎洁的明月映照。她的诗如一剂灵魂的清凉剂,可以消除在尘世奔波的疲惫,抚平焦躁的心绪。 

      几年前,曾因为丽敏的博文推荐,看过电影《海上钢琴师》,深深地被打动。我觉得在某种角度上,丽敏和钢琴师1900一样,都是对这个世界既深情又疏离的人,这样的人都有着一颗澄净而纯粹的灵魂。也因此,在1900的指尖能够流淌出宛若天籁的琴音,在丽敏的笔端能够倾泻出潺潺流水般的诗行。 

      如果说丽敏的散文是心灵的诉说,缓缓流淌,娓娓道来,那么她的诗就是灵魂的颤栗,读之如余音绕梁,让人久久怅惘与回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