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之梦
海上日出

清晨4点起床,出租车在寂静无人的街道一路奔驰,到了星光岛,穿过一片华丽的欧式建筑群,我们抵达海边。
凭栏远眺,东方桔红色的天空渐渐明亮起来,海天相接处,一轮红日冉冉升起,金色的光芒洒在宁静的海面上,远处伫立的白色灯塔沐浴在柔和的晨光中,美得像一个童话。寂静的天空偶尔有海鸥飞翔。顷刻间,旭日喷薄而出,阳光将海面的波光映照得流光溢彩,如同洒满碎金。有两艘帆船正迎着朝阳驶出,船上有人在奋力划桨。在这样美好的海上清晨扬帆启航,应该也是一种愉悦的享受吧。
一生中不知道能看到几回海上日出,为了看一场这么美的日出,凌晨早起是值得的,就如同为了感受大自然惊鸿一瞥的美,忍受人生的庸常与辛苦也是值得的。
沉船

女儿说来威海荣成,一定要去看看布鲁威斯号沉船。一路堵车,黄昏的时候,我们远远地看见了矗立在海中的这艘沉船。
2022年,这艘巴拿马籍货船在此搁浅,因拖运费用高,船主一直未将轮船拉走。不曾想,隔年夏天,这艘搁浅巨轮却成为网红打卡点,被疯狂刷屏,成了荣成“最佳旅拍地”之一。一艘船沉没了,未料却因此成就了一处万人瞩目的风景。这对于船来说,究竟是幸还是不幸?也许船本身并不知道,也不关心,来来往往的人群的热闹与喧哗都与它无关,它只是静静屹立在海中央,默默凝望着奔流不息的海浪。
夕阳的光芒洒在船身上,将它的身影映衬得格外孤寂。耳畔回响起邓紫棋的一首歌:“当一艘船沉入海底,当一个人成了谜,你不知道,他们为何离去,就像你不知道这竟是结局”。注视着这样一艘孤独的巨轮,让我想起那部曾经让我泪流满面的影片《海上钢琴师》,或许这艘沉船和影片中的钢琴师1900一样,都不想在繁华的陆地上迷失自己,也因此而拒绝上岸,甘愿选择与海永远在一起。
海上烟火

看过很多次的烟火,但海上烟火还是第一次看到。到达那香海的时候,夜色已经漆黑如墨,海水浴场仍有许多人在嬉戏,尤其是玩水的孩子居多,笑闹声绵延不断。我站在沙滩上,远远看着热闹的人群,眼前忽然闪过一簇绚丽的烟火,划破夜色,照亮一小方天空。平常看烟火总给人一种繁华与惊艳的感觉,在海上看烟火却有一分无以言说的冷寂与荒凉。或许是因为海太辽阔,在夜晚的海面前,烟火只是微渺的光芒,无法照亮万顷的波涛。
海上烟火,刹那绽放之后,转瞬又归于寂灭,缥缈得恍如梦幻。永不消逝的唯有海浪,日夜奔腾,生生不息。
清晨的海

告别威海的最后一天,我们在拂晓时分就起床,想再去看一眼海上日出,不曾想住处偏北,被建筑物遮挡,无法看到日出的全景。兜兜转转了半天,终于找到一处角度较好的海湾,此时朝阳已经完全升起。远处,阳光在海面上铺就了一条流动的金毯,近处,洁白的海浪冲刷着礁石。清晨时分的海,周遭格外寂静。女儿随手举起手中的矿泉水瓶,迎着阳光在海面的倒影,瓶中的水也被镀上了一层明亮的金色。
从海边回转,收拾好行囊离开,沿途再次经过那香海,昨晚被夜幕遮盖的海,在阳光下呈现出一片纯净的蓝色,蓝色的海与白色的岸堤和岸上绿色的小草相辉映,交织成一道清新的风景。
和白天喧闹的海相比,我还是更爱清晨的海。人声的喧哗退去,一切都是那么安静,静得能清晰地听到海浪拍岸的声音,听到海鸥的鸣叫,甚至听到自己的心跳。
海之蓝

看海一定要是晴天,要在晴空万里之下,看大海一碧万顷。也只有在灿烂的阳光反射下,大海才能呈现出迷人的蓝色,如明净的天空,如深邃的宝石。海之蓝是怎样的一种蓝呢?至清至纯,却又至深至幽,无法用任何语言来形容,只能痴痴地凝望,久久地驻足,沉醉在一望无垠的蓝里,不知今夕何夕。
从青岛到烟台再到威海,一路走来,目光所及之处皆是绵长的海岸线,仿佛蓝色的大海无边无际,一直延伸到天的尽头,可以就这样一径走下去,沿着海边,缓缓地骑行或散步,让眼睛饱享海之蓝的馈赠。
结束海滨之旅归来,无意中在微信朋友圈看到诗人何冰凌老师的诗句:“每一处大海都被我视为孤独的源头”,宛如神谕,照亮我心。忽然明白,为何我一直钟情于看海,原来每一次面对大海,都如同面对广袤的天地,面对孤独而宁静的自我。想起我曾经写过一篇小文,题目就是《孤独是一片深海》,当时感觉这句话就像是从我心底自然而然流淌出来的,没有任何刻意的修饰,直抒胸臆。
此生,或许还会再次去看海,去海边寻觅孤独的源头,照见本真的自己,重拾心中的梦境。
(注:文中图片均为女儿拍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