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浮生若梦,生命倘若看破,其实如一杯酒,饮尽了才知道是一场巨大的虚空。
忧郁多思的时候,我常常觉得人生说到底只是虚空,并没有意义,也因此失去了动力。百无聊赖时看肥皂剧,刷手机,以这样的方式消磨时间,似乎是为了填补虚空,但到头来却更觉得虚空。而心情平静的时候,读喜欢的书,写想写的字,内心却觉得欢喜自足。归根到底,读书,写作,旅行,看花,所有向上向美的一切,都是为了对抗生命的虚空。
当你沉溺于虚空时只会更加虚空,当你忙碌行动时就会全然忘记了虚空。而越是觉得虚空,越是要用心活,努力留下些痕迹,让生命不那么虚空。
年少时听谭咏麟的《水中花》,词曲无限伤感凄婉,低回轻唱中,让人不觉泪湿眼眶,为水中飘零的落花而感慨。曾经在暮春时节,去小巷深处的一户人家探访一面蔷薇花墙,初去时花朵密密匝匝,隔几日再去却已纷纷谢落无踪,伫立良久,心里空荡荡的,怅然若失。也曾在公园看过美丽的紫藤花架,过段时间竟然踪影全无,让人疑心之前所见的是否只是一场幻梦。
花开花落,似乎只是一场寂然幻灭,但花曾经开过就不是虚空。即便美转瞬即逝,但它毕竟曾经真切地存在过,哪怕就像在水上写字,在梦中飞翔,哪怕繁华刹那宛如烟火,然而那些美的印痕都依然会留在心底,并非虚空。
常常,置身笑语喧哗的人群之中反而倍觉虚空,安静独处时却觉得自在充实。外界的热闹喧嚣从不能填补心灵的虚空,只有内心的宁静淡泊才能抵挡生命的虚空。
“古来圣贤皆寂寞”,纵然是“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斯人也早已远走。苍茫岁月,只有无尽的虚空才是亘古不变的存在。
名与利皆是虚空,《红楼梦》里的《好了歌注》:“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道尽了名利场的虚空。人也唯有看破了浮名虚利的虚空,了悟《金刚经》所言:“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才能够真正放下欲念,不再贪求、抓取与执着。
死亡也是一场虚空。史铁生在《我与地坛》里写道:“死是一件无须乎着急去做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了的事,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字字句句看透了生死的真谛。生命终将走向死亡,但倘若能向死而生,为责任与义务而活,为热爱与梦想而活,认真活在每一个当下,死亡就不再只是虚空。
待到暮年,回顾一生时,但愿我可以告慰自己,这一生,我不曾虚空地度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