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至之后,天气一直晴好,暮归的时候经常会邂逅美丽的晚霞。每次遇见,我这个霞痴都会情不自禁在心底欢呼雀跃,痴痴凝望,久久流连,举起手机狂拍一通。有时还会把车停在路边,就为了抓拍转瞬即逝的彩云。
常常在黄昏时,如痴如醉地注目,看玫瑰色的晚霞静静燃烧,照亮了远处的群山与近处的原野,看绚烂的霞光将天空装扮成了一个金碧辉煌的宫殿,看夕阳的余辉铺洒在水面上,闪烁着碎金般的光芒。在天地的大美面前,除了暗暗赞叹,只觉词穷。那一刻,总会默念起安妮宝贝在《春宴》里写的那句话:“这里如此之美,可否停留?”
有朋友不理解,我为什么总是喜欢追逐落日与晚霞的身影,难道每天的黄昏不是雷同的吗?就像我先生也曾经问过,今年的花和去年的花难道不是一样的吗?可在我眼中,今天的夕阳不会是昨天的那一轮,今年的花也绝不是去年的那一朵。美,从不重复,常看常新,每一次遇见,都会给你带来新的悸动。
不记得多少次了,一个人在湖边江畔一路追赶日暮的斜阳与满天的晚霞,或在明媚的阳光下,抬头看如洗的蓝天与变幻的白云,甚至还曾在夏日的骄阳下,顶着烈日,举起手机,只为拍下那些梦幻般的云朵。也许在路人看来,这样的行为有些痴傻,可他们不知道,美,是那样动人,又是那样短暂,可遇而不可求,永远值得我们为之停留。

美,常常是惊鸿一瞥,稍纵即逝,但只要那一瞥,便足以让人怦然心动,终生难忘。美,从不会白白来过,就在我们凝望或定格的瞬间,美烙印在心间,刹那凝固成永恒。就像我年少时痴迷于烟火的绚烂,但烟火散尽之后,内心却又是无尽的惆怅,可这并不妨碍我一如既往地喜欢。看花亦然,年年春天,我都爱不知疲倦地追赶一场又一场盛大而匆促的花事,虽然知道再美的花终将凋零,可我执着地相信,只要我用心看过了,记取了,它就不会真的消逝,而是长久地刻印在心底。便如王阳明先生所言:“汝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汝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总觉得对美的感知与领悟也是一门人生的必修课。记得女儿升初三的暑假,别的孩子都在忙着补课,我却狠狠心,应好友之邀,带女儿去欧洲旅行。直到现在,回忆起那场远行,女儿都觉得特别美好与值得。我也始终相信,即便一切美景终成过往烟云,但它会在心间投影,给予你无形的精神滋养。所有看到与感知的美,都会提升你的胸襟,净化你的心灵。

(女儿拍摄)
一直以来,我都喜欢用手机随拍记录身边每一个美的瞬间,女儿耳濡目染,也对大自然的美格外敏感。刚上大学的她,会用手机拍下初冬第一场雪后寂静的校园,蓝天与树木相映衬的画面,教室窗前远山与天空的剪影。
有位女友也和我一样痴迷于美的事物,一个初冬的午后,她下班开车的路上,看见满地的黄叶随风纷飞,大地像铺了一层金色的毯子,赶紧停车抓拍。那种感觉于我心有戚戚焉,因为我常常也在深秋或初冬时分,在路上开车时,看见漫天的黄叶飞旋,如彩蝶翩翩起舞,恨不能停车拍下这美的瞬间。

木心的诗《从前慢》像一幅徐徐打开的画卷,令人向往:“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古人比我们更从容、悠闲,也更浪漫、诗意,所以杜牧会在秋天里写下那样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想象一下,那是一幅多么美好的画面:缓缓地停下马车,只因为被傍晚枫林的美所吸引,静静地驻足停留,只为了看那枝头被霜染红的枫叶如花般绚烂。
那些迷失本心的现代人,一味追逐现实利益,对名利与物欲格外关注,对身边的美却视而不见,在他们看来,美只是无用的虚设而已。殊不知,美,看似无用,但人生正是因为有种种看似无用的美作点缀,才更有悠长的滋味。当你在一朵花开中感受到心灵的颤栗,在一轮日落中领悟到静穆与庄严,那一瞬,美,难道不是一种对灵魂的洗礼?

在这个喧嚣而忙碌的世界,我们常常在不自知间辗转与奔忙,脚步太过匆促,心绪太过纷繁,也因此错过了很多就在身边俯首可拾的美。想一想,有多久没看过浩瀚的星空了,有多久没目送过一轮浑圆的落日缓缓坠落到地平线?也许身在车水马龙的现代都市,我们也应该学一学古人,让自己的心静下来,让脚步慢下来,为一朵花,一片云,一抹晚霞稍作停留。
在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面前,愿我们都能怀着一颗虔诚而敬畏的心,轻轻地在心底问一句:“这里如此之美,可否停留?”答案是那样肯定:美,永远不可辜负,永远值得停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