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酷爱集邮的民国著名建筑师吃上了“皇粮”|静思斋

标签:
民国建筑师天津中原公司民国大陆银行顾授书民国公务员 |
分类: 静思斋柜藏民国故纸 |
静思斋收藏的民国故纸系列之(218)——民国著名建筑师顾绶书的几张故纸
本文系静思斋·于岳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藏品交流链接:http://book.kongfz.com/60940/8721650542
古代有句俗语: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这话说得比较糙,但理完全不糙,仔细想来,即便是孔孟这般圣贤,恐怕也很难跳出这个宿命。如今帝王虽已成往事,不过要说时人就业所趋之若鹜者,约莫还是考编考公。看起来对于吃“皇粮”的热衷,几千年来早已在国人心中根深蒂固了,民国时期的人,自然也不能免俗。
本文的主人公名叫顾绶书,是民国时期颇有成就的一位建筑师。在《张太雷研究史料选》中,收录有一册1920年的常州中学校友会会员录,从中可知,顾绶书字伟亚,江苏无锡人,生于1895年(乙未年),1910年入常州府中学堂,是张太雷的学长(张太雷1911年入学)。关于他的名字,在我能找到的一些资料中,便有顾绶书、顾授书、顾伟亚、顾纬亚四种写法,但可以确定皆是此人,这属实有点奇葩,本文姑且用最原始的写法“顾绶书”称之。
顾绶书业余酷爱集邮,大概是我国最早的一批邮友,而且段位不低:他是上海神州邮票研究会(1922年创办)的老资格会员,在一些集邮文献中名垂青史,甚至还留下了早期履历,据记载,其毕业于上海南洋路矿学校土木科,由于入会时供职于胶济铁路工程处,所以一个江苏人给算成了山东会员。
十几年前我曾淘到顾绶书的故纸四件,其中有三件为1930年天津之物,从中可知他至少在二十年代中期,即已来到天津建筑行业打拼。这三张天津故纸有两张为“大厂”出具,即便以我今日之眼界来看,也觉颇为了得,故一直没舍得拿出来卖。如今...除节操外无不可卖者。
其一为中原公司,该公司是上世纪二十年代天津极负盛名的百货公司,上来就斥巨资在日租界平地起高楼,这也就是后来老天津人都无比熟悉的天津百货大楼,直到八十年代前,几十年里稳操“华北第一高”的名号。1928年元旦中原公司开业当天,竟然请动了前大总统黎元洪过来“一剪梅”,那场面真可谓盛况空前,出道即巅峰,就像如今某城市突然开了家胖东来。只可惜好景不长,在1931年“918”之后,该公司深受政治环境和各种天灾人祸的影响,命途极为多舛,江河断崖日下......但在给顾绶书出具这份证明书时(顾曾于1929-1930年间在中原里建筑楼房三座),正值中原公司最鼎盛辉煌之际,这公文纸整得比市政府还讲究,如今实在很难一见,极具收藏价值。
其二为大陆银行,这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民营银行,为“北四行”之一,证明顾绶书1925-1927年曾负责建筑该行货栈一座;其三为天津恒和德记公司,这家公司倒是没查到啥东西,不过这张证明书上倒是记载了顾绶书供职的地方,是天津华启建筑公司。顾绶书费劲找这些甲方开证明捧人场,或许和他要向实业部申请“土木科工科技师登记证”(这证我从未见过)有关,1931年事成,由孔祥熙专门专人签发了训令,V587。
至于我所藏顾绶书的第四张故纸,时间已在天津的八年之后,但画风之突变有些令人咂舌——1938年,他竟然摇身一变成了航空委员会第四处第十一科科长(经查航委会之架构,第四处是负责技术的),叙为荐任技正,对应少校左右,在空军中“军衔”可着实不算低。究竟是什么机缘让顾绶书“学而优则仕”已难知悉,不过他似乎并没有全职(或说全程)穿着这身军装。
据《重庆建筑志》记载,战时重庆市工务局核发的有职业资格的建筑师有124位,顾绶书是其中之一,与他共同列名的,有梁思成、刘敦桢、杨廷宝、关颂声这些大神......顾绶书时任馥记营造公司总工程师,史迪威旧居所在的嘉陵新村别墅群,整体规划中就有他的手笔。馥记也是当时由沪迁渝的一家顶级建筑公司,老板陶桂林纯屌丝出身,全凭个人勤奋好学,白手起家,自学成才,竟奋斗成为建筑界的一代传奇。抗战之前,馥记曾参与广州中山纪念塔、南京中山陵、灵谷塔、上海国际饭店等顶流工程的建设。能在这样一家公司担任总工程师,顾绶书的能力显然不同凡响。
有意思的是,我发现抗战胜利国府还都之后,顾绶书再度吃上了皇粮,其在1947-1948年间曾担任国父陵园管理委员会工程科科长。虽说有技术吃遍天,但在职场这般丝滑跳槽游刃有余的风采,实为我辈牛马所顶礼膜拜。
1949年,顾绶书随国府去台,之后的经历我就查不到了(想看详细档案除非去国史馆台北阅览室),但查到了他设计的两个建筑:一个是台北中华商场(也曾是台北地标性商圈,90年代已拆除),另一个,则是台北市第一殡仪馆(旧称台北市立殡仪馆)。该馆在1965年建成后,随即迎来了第一位名人——陈诚,常公亲临致祭,满脸悲伤,不过常公由于不曾火化,最后倒是没莅临这里。我原以为该馆还在使用,刚查了才发现,竟也在去年底被拆除了。
不知顾绶书所设计建造的建筑,还有存世者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