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名将温鸣剑被误传已久的黄埔学历(附“埔高班”部分同学名录)|静思斋

标签:
黄埔军校同学录黄埔军校高级班温鸣剑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埔高班 |
分类: 史料整理 |
本文系静思斋·于岳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早晨醒来随手刷了下朋友圈,看到晏欢老师吐槽说“全网愣是找不到一张温鸣剑将军的照片,度娘词条上仅有一幅温将军老年的便装照片”。这个咱必须有哇,于是赶紧起床去伸了一把“援手”。其实这也正是某度恶心人的地方,假如能抓取的公开透明一些、别带有那么强的“排他性”,那么俺去年底在公众号等平台上发布的带有温鸣剑照片的文章,也不至于啥都搜不出来了。
温鸣剑,广东梅县人,国军中将,曾担任过驻印军副参谋长、第三战区参谋长、青年军209师师长、陆军步兵学校校长等要职,妥妥的一位抗战名将。我收藏有一册1949年的《陆军步兵学校高级班第一期同学录》,上面这张照片即出自此录。当时整理史料时,我对其中所载温鸣剑的黄埔学籍便有些疑问,本想着写篇小文考述一下,一直给耽搁了,今日正好借此契机,将它草草完成。
《陆军步兵学校高级班第一期同学录》中记载温鸣剑的学历是:军校二期+陆大九期+美国参谋大学,后面两个木有疑问,我所关注的是第一个,“黄埔二期”到底是咋回事。对于温鸣剑我也不算陌生,几乎所有主流资料都说他是潮州分校二期的,但这里就有个问题,潮州二期是比叙黄埔四期的,当事人必然心知肚明,焉有“简写”为军校二期的道理?
黄埔军校同学会网站上载有潮州分校一、二期同学名录,此名录系由台湾黄埔校史馆顾问叶泉宏先生整理,然而查阅一遍,并无温鸣剑的名字,后来我又去问了看过潮州分校同学录的石匪,他亦答曰其中没有温鸣剑。关于温鸣剑是潮州二期的说法,最早的出处或许是90年代末出版的《黄埔军校将帅录》,其史料来源在哪我不得而知,之后此说即在各种文章中被广泛引用流传,但无人对其正误有所考辨。
适逢我当时正在用高教班三期同学录后附的《黄埔同学总名册》进行一些黄埔早期“非主流”班队的名录增补,在筛选整理“埔高班”同学时,赫然看到了温鸣剑的名字!而且当我看到这页的时候忽然若有所悟,仿佛明白了将帅录中所谓潮州分校二期的“史料来源”——可能正是在这里,但...有没有可能是看串行了呢?
埔高班,即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高级班,毫无疑问,这才是温鸣剑真实准确的黄埔学籍。据《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校史稿》第五册之记载,鉴于北伐战争形势的迅猛发展与国民革命军队伍的飞速扩大,高级军官亟需培养,黄埔军校乃于1926年11月筹设高级班,12月公布考选学员简章,具体要求是“各军队现役尉官或校官,曾毕业于陆军军官学校或与此相当之学校,服务军职一年以上...”,埔高班军事科于1927年2月入学,1928年2月毕业,学员58人,温鸣剑即其中之一。除了军事科,埔高班另开设有无线电科和军用化学科,三科前后毕业学员总计231人。
而我据《黄埔同学总名册》一一摘录出来的埔高班同学,则只有150人(名录附后,其中可是有些著名人物呢),差额的这部分人数,应就是另有其他黄埔(正期)学籍可登记者。如果反过来说就是,温鸣剑既然以埔高班登记,大概率说明他并没有其他的黄埔经历,那么他当时得以凭借入校的“与此相当之学校”又是什么呢?为此我专门请教了国军将官履历方面的顶级大咖、好友“恐龙胡”,经老胡友情告知,温鸣剑的“第一学历”为建国粤军讲武堂第一期步兵科。我对这个讲武堂的具体情况几无了解,只知道当年“青年军人联合会”搞活动时,他们也是联络团结的对象之一,是与早期黄埔同一时期、各派系军队自办的一所军事学校。
如此看来,温鸣剑早期的经历大致应该是建国粤军讲武堂第一期毕业——担任军校队职——考入埔高班深造。从性质上来看,埔高班有些类似于后来的“高教班”,并没有比叙黄埔二期的道理(况且时间上也不赶趟),非要说黄埔二期,我想也只能是从粤军讲武堂那挂靠,这在当时是否有某些口头共识呢?毕竟桂军军官学校一期有比叙黄埔二期的案例(代表人物覃异之),不过我这一判断未得老胡之认可。假如此说不通,那“军校二期”之表述,恐怕就是温鸣剑的“自我贴金”之举了。
在30年代初期的南京本校,还附设过另外一个“高级班”,因与本文无关,且我目前也拿不出什么趁手的资料,在此不表,只简单一提,各位莫搞混淆了便是。
附:埔高班”部分同学名录
(均无照片收录,我掌握的资料仅如正文第3图所示)
江涛(四川) 梁振华(广东)
梁定泽(广东) 梁冠洲(广东)
温鸣剑(广东梅县) 温秀野(广东梅县)
唐绍阳(广西) 唐星()
许仲衡(云南) 郭甘霖(广东)
郭有余(浙江) 邝世蟠(江西寻乌)
邝奋飞(湖南) 谢进云(广东)
谢绍香(广东) 谭煜麟(广东)
谭子钦(湖南) 谭以德(广东)
姜玉涛() 郑惠然(浙江)
王光天(广东) 王鸿(湖南)
王有德(云南) 王勤昌(浙江)
王敬秋(广东) 马成龙(广西)
古乐中(广东) 甘霖(广东)
李英勃(广东) 李庆福(广东)
李运森(广东) 李启朝(广东)
李传唐(广东) 李世英(广东)
李镇华(湖南) 李崇光(四川)
李子珍() 李澄(湖南)
李佑武(湖南) 李乐平(湖南)
李牧良(湖南) 李大明(广西)
林立传(广东) 林登庆(广东)
林鸿邵(广东) 林诗礼(广东)
林诗丰(广东) 林镜(广东)
柯远芬(广东梅县) 袁蔚秀(广东)
黄国华(湖南) 黄道尊(广东)
黄愚生(云南) 黄懋(江西)
黄渤(湖北) 黄什(湖南)
黄宏(广东) 黄正乾(陕西)
麦国鉴(广东) 彭峰奇(湖南湘乡)
彭辉文(湖南) 杨伯兴(广东)
杨焜(湖南) 杨大梧(四川)
杨林超(云南) 欧阳振旺(湖南)
石毓华(湖北) 范继陶(湖南)
莫益明(广东) 华封豫(云南)
庄成良(四川彭县) 叶祖荫(广东)
叶佩高(广东文昌) 蔡谟忠(广东)
萧业恢(湖南) 萧训道()
萧贤凡(湖南) 苏进宝(河北)
苏文骏() 卜一鸣(广东)
吴达(湖南) 吴宗瀛(江西)
罗光羲(广东) 钟伟振(广东)
钟德元(广东) 钟人伟(广东)
钟经瑞(广东) 钟百成(四川)
朱上仁(福建) 程子仁(四川)
魏汉乔(广东) 白云(云南)
丘锦祥(广东) 何祥(广西)
何群生(广东) 俞天受(贵州)
徐士元(广东) 殷辂(湖北)
曾郇郁(广东) 曾匪石(广东蕉岭)
曾泽生(云南永善) 曾持生(广东)
曾颖(广东) 顾建清(浙江)
周中杰(广东) 周仪东(广西)
邹震岳(广东) 詹安(广东)
雒长寅(吉林) 刘锦泉(广东)
刘仲元(湖南) 刘鼎()
刘光汉(湖南) 刘子奇(湖南)
刘促平(四川) 刘任甫(广东)
翟间() 邓传心(广东)
邓启炘(广东) 张宝良(广东)
张焕松(广东) 张德昌(广东)
张宗良(广东) 张庆鎏(广东)
张道治(安徽) 张灏(广东)
韦立民(广东) 韦炯(广东)
邵存诚(江苏宜兴) 姚开仲(广东)
贺国中(湖南) 阮继先(云南)
陆汝群() 陈苏文(广东)
陈朝桢(广东) 陈力牧(广东)
陈英杰(广东) 陈公升(江西)
陈如新(广东) 陈俊(广东)
陈庚生(广东) 陈荩夫(湖南)
陈节(广东) 陈南桴(广东)
陈誉英(广东) 陈冠球(广东)
陈定鹏(广东) 陈绍文(浙江)
陈简中(江西赣县) 缪锦芳(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