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鲜为人知的另一个“教导总队”(附第三期学兵名录)|静思斋

标签:
黄埔军校同学录黄埔军校洛阳分校黄埔军校教导总队洛阳分校军士教导总队东北军 |
分类: 史料整理 |
本文系静思斋·于岳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藏品交流链接:http://book.kongfz.com/60940/7715582715
说起黄埔军校“旗下”大名鼎鼎的教导总队,但凡看过淞沪会战与南京保卫战相关战史的,对这支中央嫡系精锐的名号定不陌生。早年我曾收集到一枚黄埔“教导总队”的纪念章,章面整体呈现绿色,这应是原漆面脱落后而产生的铜锈,看起来像是“铲地皮”出来的章。正好此章又是从江苏购得,让我一度以为,这是中央军校教导总队抗战时期的遗物,当时见识相对浅薄,也未再想到其他。
此章背面是年份“1937”,正面文字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导总队第三期同学纪念章,亲爱精诚,陆军第一百零五师”。突兀出现的这个番号让我颇感费解,因为教导总队残部最后改编为46师,而这105师是个东北军番号,二者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倒是吾友司马戡一语点醒梦中人,说此章应该是洛阳分校的,我一拍脑门,可不就是,洛阳分校改组为一分校前的两大主要部分,一个是军官训练班,另一个不正是为了培(shu)养(bin)东北军基层力量而专门设立的军士教导总队么?
这事着实已经过去好多年了,今日忽然想起,却仍是历历在目。当时还想着写篇投稿,怎奈手头的事一件接着一件,要写的东西一篇接着一篇,更是有黄埔收藏前辈、忘年好友单补生先生的一篇《黄埔军校军士教导总队第三期生活录》珠玉在前,转念一想,我这边干脆算毬。
去岁我因增补黄埔名录之故,向单老商借这册珍贵史料,承蒙单老慨然同意,令我大开眼界,收获甚多。在增加了近五百个名字之余,也极大加深了对我所藏这枚徽章的认识。与南京那个“精锐野战部队”相比,洛阳分校的教导总队倒是一个纯粹的教学单位,而且颇有些“特立独行”:虽为正规的军事教育,但他们的学籍似乎与黄埔正期、高教班、军训班任何体系均无比叙关系,在校史中也没有被列入洛阳分校各期班队毕业生调查表。用东北话来表达,这叫“隔路”。
洛阳分校的军士教导总队成立于1934年秋,关于它的来龙去脉,单老文中已叙述颇详,本文不再赘述,只着重再说一下各期序列,尤其是与我们所藏第三期同学录、徽章直接相关的内容,并对单老原文中的一个问题进行勘误。
洛阳分校军士教导总队一共办了三期,每期十个月,入校同学称“学兵”,既非学生,亦非学员,比二者层次都低。具体如下:
第一期学兵:1935年8月4日毕业,985人
第二期学兵:1936年7月23日毕业,972人
(另在二期毕业学兵中选拔了456人“进阶”教育,开办了一期军士特别训练班,继续深造半年,与第三期学兵一同受训了一段时间,1937年1月13日毕业)
第三期学兵:1937年7月15日毕业,481人(校史记载为504人,此数字以同学录为准)
单老原文中认为他所藏《中央军校军士教导总队第三期生活录》(以下简称同学录)中收录的是第二期那部分深造的军士。而我仔细研判同学录后,发现这里存在问题,此同学录中收录的,应该就是第三期学兵,而非第二期深造军士。昨晚我与单老进行了一番详细讨论,最终达成了这一共识。由于此事的细节大部分人并不清楚也并不关注,我也就不在本文中长篇大论了,只把我所提论据截图展示出来作为勘误之备忘:
我之所以十分在意这个问题,是因为既然写章、写同学录并发布名录,搞清楚主体是谁乃是应有之义。我所藏这枚章,与单老所藏同学录,正好俱为三期,相互印证。这枚章也不是制式的“蓝边白底党旗”那种毕业纪念章,而应该是本期中来自105师的学兵“小团体”自己铸的(比如下面这位河北老乡,完整名录附后),无疑比制式毕业章更为稀少,或已是孤品。
1936年12月的西安事变中,张学良也打起了军士教导总队的主意,密电在刘海波(洛阳分校副主任)、黄永安(炮六旅旅长)等人控制洛阳。其中军士教导总队的深造班(即当时的第一大队)貌似被“少帅”当成自己的铁杆,原想安排他们把同一营房中第三期学兵(即第二大队,官长大多是中央系)缴械。却不曾想,经过数年的“分化瓦解”,此时洛阳军校中的原东北军官佐,多已心向中央,刘、黄等人直接拿着少帅的密电,痛哭流涕的去找分校主任祝绍周输诚,大表忠心,张学良的“阴谋”遂未得逞。此时,南京的教导总队正气势汹汹地开赴陕西营救领袖,黄埔这两支教导总队,终是避免了一场“左右互搏”。
风波过后,本期学兵得以继续学业,1937年5月间,481名同学每人集资2.7元,以1298.7元的资金完成了本册同学录的编印,人手一册。此同学录全铜版纸印制精装一册,品质甚佳,战前法币的坚挺,可略见一斑。同年7月,本期学兵毕业,随即各返原部,投身抗战洪流(关于105师的抗战历史,可参阅《王铁汉将军传》),洛阳分校的军士教导总队,亦就此落下帷幕。
此同学录原件代单老上架,详见:
https://book.kongfz.com/60940/7715561520/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洛阳分校)军士教导总队第三期同学名录
说明:
1、此同学录原件为单补生先生所藏,名单中所列同学均有照片收录。资料授权本人,单人照片电子版30元/张,仅对可以确认身份的直系后人提供(需详述关系,并严格核验zfb实名信息)。
2、除2022年之前所发名录于抗日战争纪念网同步之外,本人从未授权任何网站(特别是某网)或个人转载使用,更有情况恶劣者,掐头去尾隐去“静思斋”及本人全部信息。如有相关情况,均属“盗版”,本人对此保留严正谴责的权利。另,本人别无“静思斋”之外的其他斋号,各平台上凡有相似体例(或相同介绍、相同配图)者,皆与本人无任何关系。
3、由于篇幅过于庞大,手机阅读则排版较散乱,我“墙裂”建议在电脑端打开本页面查阅(页面快速检索方法:复制链接在电脑端打开本页面,按ctrl+F,弹出框后输入要查的名字即可)。若要查询其他名字,亦可利用公众号自带的检索功能:关注后打开我公众号主页——右上角放大镜标志——在搜索框内输入要查的内容即可。
4、本人唯一线下联系方式(电子邮件):
yuhui523@vip.qq.com
第一队:119人
王庆云(热河围场)
王国禄(山东昌乐) 王静波(辽宁辽中)
徐辅卿(河北遵化)
胡泽民(北平市)
孟庆霖(河北霸县) 汪克让(辽宁)
王正民(河北安国)
张兴国(湖北黄冈)
吕云亭(陕西华县) 曾广藩(河南唐河)
刘效曾(河北静海)
孙家骐(河北正定)
薛膺方(辽宁黑山) 刘光辉(河北东光)
赵景云(河北行唐)
许安国(辽宁沈阳)
张杰(河南上蔡) 连佑南(湖北孝感)
江凤林(安徽庐江)
郑名山(河北东光)
王子衡(山东章丘) 霍敏(吉林哈尔滨)
彭国钧(湖南宁乡)
张绍栻(安徽寿县)
林鸿祥(山东高唐) 萧鹏(江西万安)
万冠英(山东单县)
王观生(浙江衢县)
曹征夫(辽宁沈阳) 王彪(河北保定)
孙基忠(江苏丰县)
冯博武(河北清苑)
郑邦兴(湖北江陵) 张永昆(辽宁昌图)
李省曾(河南林县)
刘基林(安徽合肥)
张伟(河北深县) 王文敏(河北新乐)
陈子猷(辽宁营口)
程玉德(河北定县)
于南洋(辽宁梨树) 李文安(辽宁沈阳)
萧韵清(河北沧县)
赵伟臣(河北三河)
郭青山(河北宛平) 王宪文(辽宁彰武)
纪焕彩(河北正定)
隋继尧(吉林双城)
张兴汉(湖北麻城) 李有实(辽宁营口)
扈子纲(河南安阳)
卢永良(山东濮县)
周泽宣(安徽桐城) 王德普(河南开封)
由锡镜(山东海阳)
韩纪盛(山东单县)
汪恩隆(江苏砀山) 董宝琦(河北宛平)
李庆祥(河北行唐)
杨景春(辽宁锦县)
周茂武(山东胶县) 张连升(河北沧县)
王福庆(吉林长春)
吴书典(山东德县)
李传斌(湖北京山) 叶泽荣(河南洛阳)
崔志浩(山东历城)
常承勋(辽宁辽阳)
张以鉴(河北丰润) 黄新宇(湖北蕲春)
郭德兴(河北深泽)
刘贵云(河北静海)
班兴旺(辽宁盖平) 白宝润(河北大兴)
李当选(河北唐县)
翟庆昌(河北密云)
李鸣凡(山东阳信) 周来超(河北南宫)
宋俊喜(山东海阳)
王治民(湖北宜昌)
何晏洲(河北武邑) 徐仲元(河北清苑)
马仲五(辽宁营口)
张建国(山西文水)
柴自祥(河北巨鹿) 季泽林(河北沧县)
王明德(河南南召)
周霈荣(河北易县)
李仲芳(湖北黄冈) 张清秀(热河都山)
褚世杰(辽宁沈阳)
程向东(湖北孝感)
张树德(辽宁凤城) 张光荣(河北永年)
孙长庆(河北新乐)
王运山(河北宁晋)
社文英(河北天津) 康文麟(山东滕县)
阎继有(辽宁沈阳)
丁诚忠(山东菏泽)
王新天(河北大兴) 姚文元(辽宁安东)
李耀先(湖北武昌)
刘廷禄(河北定兴)
张存义(河北宛平) 成俊志(山东桓台)
宋贯一(河北新城)
宋浴露(河北枣强)
徐振扬(辽宁辽阳) 朱子璜(江西瑞金)
董自得(河南郾城)
张声华(吉林永吉)
祖幕贤(安徽巢县) 邓志柯(江西新干)
熊长生(江西南昌)
张子龙(辽宁旅顺)
冯玉盛(陕西宝鸡) 吕晶(湖南常宁)
第二队:118人
黄尚和(河北望都)
翟吉辰(河北饶阳) 霍步武(河北保定)
胡珍甫(河北交河)
葛鸿升(吉林农安)
张贵昌(河南汲县) 张全诚(河北濮阳)
张保华(安徽灵璧)
何旭升(河北武清)
吴秉勋(河北清苑) 刘贵君(辽宁复县)
帅良志(江西奉新)
赵桂林(河北赵县)
王喜堂(辽宁锦县) 张志震(山东泰安)
李九思(安徽宿县)
江惟齐(安徽庐江)
杜焕章(山东德县) 谢均(湖南南县)
马代兴(山东堂邑)
陈桐明(辽宁岫岩)
滕以礼(江苏铜山) 萧忠南(湖南衡阳)
范定宁(山东恩县)
孙可均(浙江武义?)
张骏魁(河北丰润) 李继华(湖北孝感)
王玉玺(河南郑州)
张式良(辽宁)
杨致福(河北定县) 刘翰文(辽宁康平)
卢鸿勋(河北天津)
吕振廷(山东福山?)
王秉仁(河北长垣) 陈荣光(湖南)
周猛仙(陕西)
李子让(安徽蒙城)
赵振鸿(湖北黄安) 李鸿瑄(辽宁凤城)
聂浚清(湖北荆门)
李云浦(山东临清)
丁余成(河北昌黎) 郭海峰(辽宁新民)
沈玉墀(河北盐山)
王云舫(辽宁锦西)
覃遵咏(湖南石门) 李明岐(湖北麻城)
吴炳山(辽宁清原)
陈学尧(湖南攸县)
余鹤(江西南昌) 范立勋(辽宁新民)
王玉书(河北卢龙)
李佐衡(辽宁黑山)
王闻达(河南登封) 张膺民(河南开封)
刘少文(天津市)
刘其善(安徽阜阳)
颜振祥(山东齐河) 张庆林(黑龙江依安)
张长明(辽宁辽阳)
马宝山(河北蠡县)
刘汉臣(河北大兴) 高辉鸿(湖北麻城)
李广禄(辽宁新民)
林义祥(河北景县)
吴瑞章(河北安国) 宋雨村(河北唐山)
管金兰(河北南宫)
李殿卿(河北献县)
关作丰(辽宁开原) 薛栋荣(江苏铜山)
易文炳(浙江绍兴)
任世昌(河北磁县)
赵韧初(辽宁新宾) 董永杰(江苏铜山)
李德良(河南沁阳)
岳朝俊(山东平原)
赵赓霖(辽宁清原) 刘蒙(热河朝阳)
金雪明(湖北崇阳)
左镒(河北滦县)
潘庆熙(山东武城) 李香茹(辽宁盖平)
孙应年(河南郾城)
蒋复声(浙江)
李万金(黑龙江依安) 常振林(辽宁辽阳)
秦明德(河北大名)
樊沉量(河北束鹿)
胡继康(浙江奉化) 魏恒昌(河北饶阳)
王忠思(安徽阜阳)
陈景春(辽宁铁岭)
房养骥(河北定兴) 萧孚法(江西吉安)
王福禄(河北正定)
毕正印(辽宁绥中)
张中立(辽宁沈阳) 傅保生(江西南昌)
刘照明(安徽巢县)
杨连科(山东肥城)
谢云龙(辽宁北镇) 李润清(辽宁开原)
王文魁(河北玉田)
林春(湖北麻城)
王锦绣(河北巨鹿) 李世祥(河北天津)
万海泉(河北枣强)
高鹤田(河北丰润)
张德谦(辽宁辽阳) 毛庆存(河北定兴)
王学颜(河北雄县)
周作民(河北迁安)
洪宝山(辽宁辽阳) 甘棠(湖北浠水)
张怡忠(河北迁安)
王成勋(河北丰润)
鲁炳忠(河北南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