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的海南岛上,曾有一所中央级的军事学校|静思斋

标签:
解放海南岛温鸣剑国军起义民国陆军步兵学校民国海南故纸 |
分类: 静思斋柜藏民国故纸 |
静思斋收藏的民国故纸系列之(186)——1949年温鸣剑签发的陆军步兵学校任职令
本文系静思斋·于岳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藏品交流链接:http://book.kongfz.com/60940/7689596716
前年我曾写过一篇海南警保师故纸的小文,反响还不错,今天要说的也是一份国军“准海南故纸”。为什么要加一个“准”呢?这是因为,此故纸字里行间并无“海南”二字,只有玩明白了,才知其所以然。到底是何方神圣?且听我道来。
时间回到1949年10月1日,那日的天安门广场,红旗招展,彩旗飘飘,正在举行开国大典的伟人,无比意气风发。不过,新中国的宣告成立,并不代表全境已经解放,福建与湖南两省南部、两广及西南诸省尚在国府手中。国军重兵集结于衡阳、宝庆(邵阳)一线,正在与向南推进的“我军”激战中,是为衡宝战役。
也正是在那一天,陆军步兵学校校长温鸣剑签发了这份任职令,委任一位名叫汤德瑜的人,担任该校教导总队1团3连的上尉指导员。温鸣剑应该不会不知道天安门那边的喜庆,遥想上一个由他挂名一把手的军校第七军官训练班,已经在徐蚌会战(淮海战役)中挂掉了,现在执掌的步校也是自南京匆匆南逃,这位喝过洋墨水、精明强干的抗战名将,对于啥子叫“大势已去”无疑心中雪亮。更何况此时的他官司缠身(被部下控告贪污),兜里搞不好还揣着叶帅这位梅县老乡的策反信...想来,签发此令时的温鸣剑,应该是心神不属,郁郁寡欢的吧。
关于陆军步兵学校,此前光名录我即已发布了三篇,我所藏该校的三本同学录,正好涵盖了抗战前、抗战中、抗战后三个时期。从地理概念上讲,步校30年代初在南京成立,抗战爆发后历迁到贵州遵义(并于40年代在广西全县、甘肃临洮设立西南、西北两分校),胜利后复员回南京汤山。我对该校的了解,止于1947年的教官训练班,至于之后的事,大脑里几乎一片空白。以前整理教官训练班名录时,曾看过一篇《步兵学校在遵义时期的教学活动》,此文最后一句简单提了一嘴,说是“1948年底转移到广东乐昌待命,随后就迁往台湾去了。”
而今我贩卖故纸,最迫切想搞明白的,便是1949年10月1日时,步校到底在哪?是“台湾货”还是“大陆货”,对价值的影响很大,但真要是前者,也不能明知故犯去忽悠别人噻。我随即展开了考证,发现事情还真不像上段提到的那句话那样简单。
罗列番号一向不厌其烦的《国民革命军沿革实录》,对于这一时期的步兵学校也“哑火”了,甚至连温鸣剑担任校长都不曾交代(据考,温应是在1948年4月上任的)。不过该书的最后一段话,却极有价值:“1949年国民党军事彻底失败,该校迁到广东,后以该校师生为基干编成教导第二师,该师大部于1950年春在海南岛被歼,余部撤往台湾。”这让我眼前一亮,原来步校从大陆撤台,之间还有海南一站呢!从时间上看,此故纸很可能既不是“台湾货”也不是“大陆货”,而是“海南货”,真要如此,价值可又比后者还高了呢。
赶紧循着这条线继续探索,很快便在祝菊芬(时任“我党”琼崖北区地委常委兼府海特区党委书记)所作《秘密策划瓦解敌营——国民党陆军步兵学校教导师第一团起义概况》一文中找到了关键线索。该文明确提到,1948年12月,步校由广州迁到了海南岛府城镇(今属海口市琼山区)。好吧,海南当时反正还没正式建省,像沿革实录那般说成广东省,也没啥毛病。如此看来,步校最后竟然在海南耗了一年多,此任职令是“海南货”也实锤了。
此时期的步校是否还在开展教学,目前不得而知。倒是下面的这个教导总队,不甘寂寞,暗潮涌动,也或许空架子步校已经与该总队“有机结合”,训练它就是教学任务吧。据称该总队是由一些被打残破的师编组而成,温鸣剑手底下有这部分武装力量,在人心惶惶的海南岛上也成了香饽饽,同时还兼任着海南警备总司令部副总司令。为了加强海南防卫力量,步校教导总队后来被改编为教导第二师(这应该就是沿革实录提到的提到的那件事,只是改编的主体用词不同),温鸣剑又兼了个师长...
据说温鸣剑在步校南迁过程中大搞贪墨,引起下属们的强烈不满,1949年6月间,由步校总务处长李湘武出面汇总证据,一纸诉状送进了警备总部。很快,事情就被温副总司令知悉,这还得了,堂下何人状告本官?温鸣剑暴怒之下,反手就把李湘武送进黑狱,却不曾想,李湘武在监狱没住几天,竟然被狱友策反,成了一名准地下党!
温鸣剑的贪腐问题终是引起了更高层级的关注,于是不久后李湘武官复原职,还拉上了步校人事行政处长何素凡,一门心思去策划起义了,但这哥俩都不是带兵的,能掌握的部队并不太多。1949年10月底,薛岳提枪上阵顶替了陈济棠成为海南军政首脑,随即改组警备总部为防卫总部,顺手免了温副总司令的差事。温鸣剑见势不妙,据说在11月间畏罪潜逃至澳门,从此不跟国军混了,人家后来去到英国,在牛津大学当起了历史教授,主讲元朝史(卧槽,这里送上一个大写的服字)。温鸣剑积极拥护一国两制,八十年代应邀回大陆参加国庆观礼,还当选了黄埔同学会理事,哪边都吃得开,还没遭过罪,活得那叫通透。
温鸣剑出走后,步校由训练处长杨英暂代校务,杨与李、何二人本是平级同僚,又是他们出力推举上去的,更不好当面拿腔拿调。1949年底,步校筹划迁台,李、何二人立即申请辞职,杨英挽留不住,明知哥俩已生二心,还是奉上了盘缠,欢迎他们“常回台看看”。1950年4月,解放军大举登陆海南岛,李、何二人乘一片混乱之机,率教导第二师一团1、3两个营起义。仔细一看,如果教导总队改编教导师时团番号没变的话,可不就是这张故纸原主所在的单位吗?
至于撤到台湾的步校,伤筋动骨,直到1952年才得复校,貌似以开办短期教育为主。我从未再买过台时期的步校同学录,只记得很久以前见过一册,还只是六十年代,期别就已经是好几百期了...
(PS:其实黄埔军校也曾在海南留下了一些痕迹。1949年10月,陆军军官学校第六军官训练班迁海南,改组为海南分校。12月间,新招来的学生刚编队考完试5天,分校即奉命裁撤。虽然校史中也算有这个字号,但动静和步校比将起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