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位抗战殉国的中统特工|静思斋

(2024-07-19 10:50:31)
标签:

中统

敌后抗战英烈

民国抚恤制度

党员抚恤条例

文登区营西村

分类: 静思斋柜藏民国故纸
静思斋收藏的民国故纸系列之(169)——中统特工王玉经的抚恤金证书
本文系静思斋·于岳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影印本交流链接:http://book.kongfz.com/60940/7055802867

七月以降,例行暑假的苦恼,由于今年“接送业务”加倍,让我深陷于教育内卷的泥淖中而不能自拔,每日里疲于奔命,几乎没有一点时间与心情可以用来开展任何工作,手机懒得看,电脑懒得开,公众号自上月24日以后也未再登陆过。今日打开一看,留言有几十条,超过十天的已经无法回复了,我对此深感抱歉。鉴于不久之后我又会有一次“长期消失”,我还是建议以邮箱与我联系为宜,即便我在一个月之后才看到,至少还可以回复。

广州抄档记(下)动笔写下首段也快一个月了,如今仍然烂在电脑里,不知道啥时候才能找回思路接续...内耗终于接近尾声,疲惫与懒于动脑的惰性仍在,忽于“偷闲”处置故纸时发现上面的一丝微光,就用这篇简单的漫谈来给生锈的大脑找找状态吧。

一位抗战殉国的中统特工|静思斋

这是一份抗战时期“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年抚恤金证书”,由中央抚恤委员会主任委员丁惟汾于1944年签发,搜之于网络,几为孤品。我以前只倒过国军(台版)的恤亡给予令,其余大陆时期的抚恤文件几乎没经手过,更别提这种天花板级的了。自然,我对于民国时期的抚恤制度也没啥了解,这次算是有了由头,于是便去查了些文献。

一位抗战殉国的中统特工|静思斋

证主王玉经,山东文登县(今威海市文登区)营西村人,33岁时被敌杀害,遗有一子(5岁)一女(3岁)。在两岸多个平台检索,均未查到这位烈士的信息。以我恶补之后对民国时期抚恤制度的粗略了解,不同身份的人是有着不同抚恤条例的,王玉经牺牲后既然是按照《党员抚恤条例》执行,又是由KMT中执委下发的证件,他的身份显非战场殉国的军人,难道是一位敌后工作者?这个推测加上这张中字头的抚恤金证书,忽然让我想到了一本奇书来。

一位抗战殉国的中统特工|静思斋

1947年,KMT中央调查统计局(即中统)编印了一册《精忠实录》,收录有中统历年死难人员700余人的信息(部分有小传,其中包括著名的郑苹如烈士)。我是知道此书中有牺牲人员名录的,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去翻了一翻,结果才翻了两页就眼前一亮,王玉经的名字赫然出现了(因为是按姓氏笔画排列的)!

一位抗战殉国的中统特工|静思斋

虽然并没有小传,但这个事略表上还是留下了比抚恤金证书上更详细的信息。原来,王玉经是1942年10月25日在威海卫被杀害的,殉难事略为“因奉命敌后工作被敌宪兵捕枪杀”。白纸黑字也让我之前的某些怀疑瞬间消散,毕竟当时的情况太复杂了,国共双方的“摩擦”已经非常激烈,证书上的“敌”到底是指哪方?这实在很难说。假如真是死在八爷这边,那这篇小文我最好也甭写了。然威海卫、宪兵等字眼已足可说明,王玉经是牺牲在日本人手里的,他是一位在抗战中牺牲的中统特工!

去过胶东半岛的人都知道,那边地形复杂,山丘纵横,有这分地利在,敌后的抵抗从未停止。这其中除了八路,自也有KMT的地方武装力量,如青岛的李先良、威海的郑维屏等等,前者更是始终金枪不倒。这些年谍战剧拍得烂大街了,不过相比于军统的同行,中统的存在感似乎不咋高,人们或许并不知道他们也曾在抗战的隐秘战场流血牺牲过。

大概在王玉经牺牲一年半之后,国府这边终于辗转收到了他的死事,并给他的子女出具了这张抚恤金证书。我想,此事或许和郑维屏所部被打垮后逃回重庆有点关系,中执委这边的具体经办人似乎名叫续琼。KMT的《党员抚恤条例》颁布于1926年(第一次北伐期间),时间相当之早,目前已知在1930年、1936年进行过两次增订、修正。抚恤金的发放对象及年限,有父母(终身)、妻(若未改嫁则终身,改嫁即停发)、子女(20岁成年)。

给王玉经遗属的抚恤金每年为法币450元,发放对象是子女,理论上可以领17年,左下角的字迹也证明了这一点:凭此证可领抚恤金至民国50年。而从背面的领取记录来看,有据可查的仅为前两年,之后则可能是换证了。由于抗战末期法币飞速贬值,但条例的修正又不能及时跟上,正面的两方条章显示,这两次的实际执行中,金额根据核定分别加了一倍和二倍,虽然或许只是杯水车薪,但总归还是体现出一些人性化。

王玉经或许也曾是一个传奇,或许也有着影剧中人物那般惊心动魄的一生,但他的具体事迹早已无从知悉。若非此张故纸时隔八十年后再度现世,又有谁还能知道这个名字和他的牺牲?更不知道还有多少像王玉经这样的无名英雄,他们早已消失在历史尘埃之中,未得认可,无人纪念...

今偶得此故纸,略述一二,以彰先烈,吾之本分也。



                                   静思斋  于岳
                                   2024年7月18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