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华老字号的故事之(8)——回族黄埔生的“家族产业”青州隆盛糕点|静思斋

(2024-02-11 09:08:08)
标签:

第三批中华老字号

青州隆盛糕点

清真食品

脱恩铸

黄埔军校回民大队

分类: 中华老字号
中华老字号的收藏与体验系列之(8)
本文系静思斋·于岳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上一篇故纸漫谈说到了一位回族抗战飞行员的故事,今日这一篇,再来说说一位回族黄埔生的家族产业。

2月3日从广州返回石家庄的火车坐了九个小时,我平素没有刷手机的习惯,后座婴儿不断哭闹又吵得没法困觉,真是闲极无聊。这时,忽然收到了一条来自“青州市隆盛食品有限公司”公众号的推送,标题为《隆盛糕点正式加入“中华老字号”行列!》,一下get到了我的点。中华老字号是我业余的两大兴趣之一(另一个自然就是国保单位了),甚至还用它做过头像。我以前也根据体验经历或故纸收藏写过几篇小文,只是篇目较少罢了。

隆盛的这条推送让我意识到,第三批中华老字号终于在时隔十几年后姗姗而来,我对于这个新闻有些后知后觉了(因为我基本就不关注热点也不看新闻)。于是赶紧去查了一下,发现这是2月1日的事。

中华老字号的故事之(8)——回族黄埔生的“家族产业”青州隆盛糕点|静思斋

中华老字号要说起来其实挺有意思,因为以前曾有两个部委评定过(今应以商务部评的这三批才算数),两者并不是无缝衔接,直到现在还有打擦边球的,我之前还专门写过这个问题(比如合肥的刘鸿盛以及我省的白运章包子,刘鸿盛这次“又”评上了,终于算是正宗的了)。中华老字号的评定也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有进有退的机制,随时接受监督,如果做得不好,同样也可以被摘牌。而第三批公示的品牌原有388个,最后认定了382个(隆盛是其中之一),看来这公示也并非寻常那般走个过场就完事。

中华老字号的故事之(8)——回族黄埔生的“家族产业”青州隆盛糕点|静思斋
图片引自《隆盛糕点:源自衡王府的美食》

我与隆盛的结缘还是在2019年11月。当时全家去青州玩,在青州古城的东门,见到了隆盛糕点的门店,场面极其火爆,排起的长龙让我望而却步,也就没吃上这个青州最著名的老字号。你可能难以想象,那年都9102年了,隆盛竟然还没有电商!回来后我在某宝搜索,只有寥寥数家有售,而且全都是黄牛代购。买了一个礼盒套装回来,品尝后感觉还不错,我和夫人尤其喜欢隆盛的蛋糕,但“蜜三刀”有点过甜夫人接受不了,最后都我一个人吃了,长了一身板油。那会儿一是邮购不便,二是也不好只零散着买蛋糕一种(人家黄牛不好打包),后来就没再买过。

中华老字号的故事之(8)——回族黄埔生的“家族产业”青州隆盛糕点|静思斋
一晃四年多了...

出于对老字号的热衷,当时我还关注了他们的公众号。这个毫无存在感的公众号四年来几乎不曾“打扰”过我,直到这次发来推送,才让我想起了它的存在。点开一看,这些年他们一共也只推送了三把,还抵不上我有时一周的工作量...

不过在2019年的时候,该公众号至少还有另外一篇文章,其中有一张配图让我印象很深:那应该是隆盛的一张故纸,写的什么字我已忘了,题写者名叫脱恩铸(这张图我现在可是找不到了)。因为在那不久之前,我刚刚写过一篇关于黄埔六分校15期6总队回民大队的文章,又整理发布了陆军步兵学校的一份名录,其中都有著名回族黄埔生——脱恩铸的身影,所以我对这个名字非常熟悉。我这才知道,原来青州隆盛是脱家的产业啊!我对这个发现也挺感惊喜,为此当时还在群里和喜爱“民国八卦”的好友司马戡说了一嘴,至今记忆犹新。

中华老字号的故事之(8)——回族黄埔生的“家族产业”青州隆盛糕点|静思斋
脱恩铸旧藏的军校老照片

脱恩铸貌似不是隆盛“嫡传”的这支,他与如今隆盛掌门具体是啥亲戚关系我一时也搞不清楚,但同宗近枝应该是跑不了的。脱姓是青州的回族姓氏,据其家谱记载(这个我当然也看不到,只是引用的相关报道),其祖上原是明代衡王府的糕点师傅。清初衡王一系“团灭”后,王府下人们如鸟兽散,脱师傅亦潜逃民间,其糕点手艺被后人们传了下来。到了清朝道光年间,脱氏第十九代脱仕元在青州东门开起了糕点铺,取其二子脱万隆、脱万盛名字的各一字作为招牌,“隆盛”由此诞生。

由于历代掌门人对品质近乎苛刻的把控,精工细作的隆盛糕点很快声名鹊起,成了青州极具口碑的品牌。这种理念几代传承下来后,也表现在经营思路的稳健保守上,甚至可能会被人觉得有点“傻”,就比如上面提到的电商,等于是送上门来的富贵不要,归根结底,应该还是担心仓促扩大产能无法保证质量吧,这种“匠心”总归是让人肃然起敬。

我对隆盛更大的敬意,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公私合营浪潮中,当时的掌门人脱奉辰为了保全隆盛近百年的品质与声誉,毅然选择关门大吉,而非仓促“苟合”(事实证明,“合营”后做砸招牌的老字号,如今不知凡几)。据说脱奉辰后来单枪匹马去了国营蛋糕厂供职,因为无法接受国营厂制作工艺上的草率敷衍,没多久也就离职了。到了七十年代末,国家开始恢复私营经济,并鼓励恢复那些曾经的著名老字号。1979年,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隆盛在停业近三十年后终于迎来了重生,发展至今,荣誉等身。

2020年2月,也就是我那次从青州回来的几个月后,隆盛在新时代浪潮的强力冲击下,终是走上了电商之路,在某宝某东有了直营店,于是现在可以很方便地网购它。但却又有人觉得,之前那种物以稀为贵的感觉没了,还有人评价说,隆盛不如以前好吃了...其实我觉得吧,很多东西并不是不如以前好吃了,只是我们吃过的好东西太多,物质生活“过于丰富”,也就不再当回事了。

中华老字号的故事之(8)——回族黄埔生的“家族产业”青州隆盛糕点|静思斋

至于我,可没这么矫情,这次收到推送之后,马上就从旗舰店操作了一套,也算是对隆盛评上中华老字号表示祝贺吧。原以为马上过节人家发不了货,没想到直接顺丰包邮,我得以在大年三十早上品尝到它,着实过了把老青州人的瘾,美美哒。要知道,旧时逢年过节,青州人家里要是能摆上隆盛的糕点,那就是排面啊!

中华老字号的故事之(8)——回族黄埔生的“家族产业”青州隆盛糕点|静思斋
到货啦!包装还没来得及“升级”呢

除了隆盛,当年在青州,味蕾上还曾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写到落笔之际,咱忽然又有点想去了...


                                      静思斋  于岳
                                      2024年2月10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