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夜穿越罗坑双髻岭原始森林

标签:
电白罗坑双髻岭原创吴永麟 |
分类: 漫步地球 |
电白双髻岭位于罗坑镇东北12公里,海拔1264米,是电白第二高峰。双髻岭北临阳春,东临阳西,因有双峰高入云霄,状如美女的发髻,因此而得名。
10月21日,风和日丽。我们驾车在山间迂回曲折的山路走了许久,在上午9时来到了河尾山林场,在场区的空地上停好车,然后就开始徒步,这次徒步登山共有40多人。
这次登山是大环形登山,下山是直接下山,因此,登山的路很漫长,下山的路相对短一些。有人预计,这次登山至下山最少要8小时,建议体力不支的人要半路退回。有的人说到时看看吧,确实体力不支时再退回。我们在9时30分开始徒步登山。
我们穿过树林和竹林,一路上,林间传来鸟语啾啁,泉水淙淙。
山间层林叠翠,绿树成荫。山风拂过,绿浪涛涛。空气清新,仿佛身置桃源仙境。
山路是林场的小路,是林场工人曾经修的山路,在林场衰落之后,山路年久失修,已经荒废,杂草丛生,乱石嶙峋。
对于户外活动来说,这样的山路,反而是给我们一种原始的美感,一种满足挑战的征服感。
我们时而穿过竹林,时而穿过树林。在林间的山路上迂回走了6个小时,在下午14时我们到了半山腰。
此时,身体开始感到有点累,带着的水已经喝了700毫升。有人建议回去,但多数的人还是希望登山。于是,少数服从多数,人群穿进原始森林,往山上爬。
在下午16时20分,我们终于爬上了双髻岭海拔1264米的第一高峰,
举目远眺,远远近近的山沟、山梁清晰可见,一览众山小。山水之色,尽收胸中。远处的水库,水色碧蓝,如同几块连缀着的碧色碎玉,如同镶在山中的蓝宝石。
远处的村庄、小镇,如同几粒连缀着的沙子,一座山脉之外,是另一座山脉,天地之间,博大无边,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村外有村。
双髻岭有两座山峰,从山下看,山峰之间相隔不远,只有一二百米的距离。但在山上目测才知道,最少有一公里的距离,且这一公里多的山路,是盘旋在山脊之上。
有人边走边拍照,有人在催促,大家不要拍照了,要注意节约时间,走到对面的山峰,那里有一条路可以下去,且那条路是直接下山的,不用再绕太长的路。
许多人都不再拍照,加紧爬行。
18时,我们攀上另一座山峰。这时,天色灰蒙蒙了,夕阳已经隐没在云朵里。黑暗像一张巨大的网,从远处逼紧地罩过来。
不断有人催促要加快脚步,天快黑了。于是,大家即使再累,也没有停下来歇息,继续朝山下的路走去。
上山的路绕过许多山沟山梁,是走了一个大环形。下山的路是陡峭直下的,虽然时间减少,但是天快黑了,且山路十分险峻。
我们加快却步,在原始森林中爬行。
太阳落下去了,黑暗弥漫山林,有的人打开手机的光亮,有的人打开手电筒,没有照明的跟着别人走。这时候,我们还在半山腰。
已经是19时了,我们每个人都已经精疲力竭。在手电的闪忽中,许多人的身上都占上了泥土和枝叶。
我们互相掺扶着,往山下走。除了林中的手电筒和手机微弱的光,四周是深不见底的黑暗。
我们走过弯曲陡峭的山路,走过山涧,终于在21时30分,回到了我们泊车的地方。我们感到累极了,身体像散了架似的。
我们从登山到下山,花了12小时,我带的2000多毫升的水喝光了。
有位老驴友告诉我们,在下山的一个地方,经过一个悬崖边沿,白天时,他看着都心寒,爬过时手都发颤。今晚经过时看不到,因为天太黑了。
我们听后不由得一阵心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