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83%的孩子不愿“当科学家”,需担忧吗
(2017-01-13 14:47:24)
标签:
孩子的科学家梦想时评吴永麟教育 |
分类: 评论天下 |
前不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公布2015年的国际学生能力测试(PISA)结果显示,美国“将来期望进入科学相关行业从业的学生比例”为38%,中国只有16.8%,还不及OECD国家24.5%的均值。(《科技日报》01-13)
中国只有16.8%的孩子想成为科学家,也即是中国83%的孩子不想“当科学家”,这需要担忧吗?笔者在这里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孩子的“科学家梦”被社会教育偷走了。据调查,记者随机以“长大后想做什么”调查身边的8个孩子。除了1个从小学习乐高课程的一年级孩子表示愿意当工程师外,其他的则希望成为明星、企业家、设计师、咖啡师等。现在,据新闻的报道,引人关注的,通常是明星和企业家,而对科学家的关注度在降低,这造成了孩子对科学家的关注度降低。
二、孩子的“科学家梦”被家庭教育偷走了。为什么许多孩子希望成为明星、企业家、设计师、咖啡师呢?主要原因,是这些群体拥有较高的收入,生活光鲜,这些群体可以叱咜风云。许多孩子的父母对于明星与企业家的关注度远远超过对科学家的关注度,许多父母都希望孩子成为明星和企业家等,让孩子可以过上富足的生活,社会舆论的宣传也是如此。孩子长期受到潜移默化,因此,许多孩子不愿意当科学家。
三、孩子的“科学家梦”被学校教育偷走了。研究表明,儿童早期对科学的兴趣,对后续学习以及是否从事科学领域工作有预测作用,而大部分人的科学兴趣是在14岁前建立的。知名创客教师、北京景山学校吴俊杰表示,每个孩子都有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对科学的兴趣,老师要做的是如何激发和引导他们的好奇心,带他们走进科学之门。当前,孩子在14岁的年龄段前后,大多数都是在应试教育中成长,孩子的成长是在研究题型中成长,而孩子的科学兴趣空间被压榨了,甚至被剥夺了。没有充分培养发展孩子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孩子科学兴趣的最佳时间段错过了。
当前,世界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强国的竞争,也是人才的竞争。少年强则中国强,中国需要在教育方面重新焕醒、激活孩子的科学家梦想,让更多的孩子拥有当科学家的梦想。这个过程,中国将会出现更多的知识精英,会增强中国的软实力,促进中国的经济繁荣,这是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