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岁女孩失联,曝家庭教育四大误区
(2017-01-09 09:34:37)
标签:
西安11岁女孩失联家庭教育育儿时评吴永麟 |
分类: 评论天下 |
小小是一个11岁的女孩,是西安一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在爸爸妈妈眼里,她是一个坚强、让人放心的孩子。小小的爸爸说,他在外地工作,只有周末才能回家,小小妈妈在一家离家很远的企业上班,孩子每天跟着姥姥在家,都是独自上下学,一块电话手表维系着家人对孩子的牵挂。但是十多天前的一个下午,当电话手表在家里充电时,孩子却突然失联了……(《澎湃新闻》01-07)
西安市一所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小小,离家12天后,在社会各界的关注下,终于找到了。昨日下午,华商报读者发现她窝在省图书馆里看书……(《华商报》01-08)
据华商报的新闻报道,《西安11岁女孩失联十余天:迷恋网络小说,曾躺在地上等成仙》的新闻引发高度的关注,引发网民的热议,有不少网民认为,原因是孩子被网络小说所害,孩子离家出走究竟是被网络小说所害还是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呢?可以肯定地说,这与家庭教育有关,这里暴露了家庭教育的种种误区,对此,笔者在这里谈谈家庭教育的一些看法。
一、父母把孩子的成长问题归因为喜爱网络小说,没有在家庭教育上找原因是一个家庭教育的盲区。孩子迷恋网络小说,教育引导才是问题的关键。现代是网络时代,网络阅读已经成为社会生活的常态,因此,对于孩子阅读网络小说,需要这几种心态。第一种心态:允许孩子课外时间阅读优秀的网络小说,这也是一种提高阅读能力的途径之一。孩子如果出于兴趣,喜欢阅读一些网络小说,这没有错,家长需要教育引导,在不影响学业,课余的时间可以允许孩子阅读,甚至父母要和孩子一起阅读,进行讨论,互谈体会,这样做,可以亲近孩子,让孩子对父母产生归属感。第二种心态:教育孩子不要沉溺网络小说。网络小说再精彩,也不能沉溺。要教育孩子认识到生活的主要目标是什么,教育孩子学会克制,学会安排学习、课外阅读和生活的时间,做到彼些兼顾。第三种心态:教育孩子远离低俗的网络小说。网络小说有一些是内容不健康的,缺乏积极向上的,家长要教育孩子不要去阅读,这样会接受一些不良的信息,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发育。
二、父母教育培养孩子时,剥夺、挤压孩子的兴趣会导致家庭教育走向盲区。尊重、赏识孩子的兴趣爱好,会让孩子产生归属感,有利于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有些父母会认为,阅读网络小说是没有前途的,这样浪费时间,会影响学业,他们会想尽办法阻止孩子阅读网络小说。如果孩子对于网络小说只是一般的喜欢,父母禁止孩子阅读网络小说,会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如果孩子是一个文学的受好者,对网络小说产生浓厚的兴趣,如果父母强势地禁止孩子阅读网络文学作品,效果会适得其反,一方面会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或偷偷地阅读,最为主要的,这样做会伤害亲子失亲,让孩子对父母失去归属感,会造成孩子疏远父母,甚至造成孩子离家出走。
三、孩子考试遇到挫折时,父母的评价对孩子的影响很大,父母反复用消极的语言与态度来评价孩子,会导致家庭教育走向盲区。据悉,刘先生说,在此之前,孩子曾多次出走,最长的一次是3天。“这种情况是从上学期期末开始的。”刘先生说,因为没考好,期末考试结束后小小就没回来。从上学期期末到这学期,小小成绩下降得很厉害。他们平时对孩子的管教较为严厉,妈妈也打过孩子。从此来看,父母对孩子的成绩很重视,这是好的,但是,如果孩子考得不好,就用一些刻薄、尖酸的语言来批评孩子,给孩子很大的压力,或根本就不给孩子好脸色看,孩子的心灵有时是脆弱的,孩子遇到挫折时,想起父母可怕的语言和不好的脸色,可能会离家出走。
四、在生活中,父母对孩子的评价过于偏激,会让孩子失去归属感,让家庭教育走向盲区。刘先生说,“我无意间翻家里的一部手机,发现了点细微的线索,这是一部很小的手机,里面装了校讯通。孩子也不知道怎么捣鼓着看上了网络小说,我翻看了几页,都是什么奇遇记啊、成仙记啊。”刘先生说,他告诉孩子这是虚幻的,但孩子听不进去,甚至有几次,孩子躺在家里卫生间的地上,等着成仙……
孩子回到了家,这是好事。但是,这个事件给这个家庭以及相类似的家庭一些宝贵的提醒和思考,才是这个新闻反映出来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