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街头放了食物免费冰箱,上海人真好

标签:
免费冰箱吴永麟时评 |
分类: 评论天下 |
前些时,上海西康路上突然被放了一只红色的冰箱,里面不仅装满了食物,冰箱的顶头还写着一行大字:“食物免费领取”。(《观察者网》10-22)
前些时,上海西康路上突然被放了一只红色的冰箱,里面不仅装满了食物,冰箱的顶头还写着一行大字:“食物免费领取”。
这是一个叫做“绿洲公益”的公益组织仿照国外流行的“分享冰箱”而发起的项目,最先是在上海一个小区里推行,西康路上的这只冰箱来自旁边饭店老板。
老板一直对饭店里被浪费的食物感到可惜,同时又很认同国外食物银行的理念。于是他主动联系“绿洲公益”设了一个冰箱,主要目的是希望大家把自己多余的安全的食物分享给其他有需要的人们,进而也为环保事业出一份力。
9月28日起,分享冰箱正式开始工作。
几乎没有哄抢,没有浪费。
每个人都只是安静的打开冰箱领走食物。
他们有建筑工地的工人。
也有回收废品的流浪汉。
“他们每天只有15元餐费,每个月仅仅只有3000元工资,周围最便宜一顿饭也要二三十元,但这些人来这领取食物从来不多拿,按照他们的体型,这样的一份食物完全不够吃。”
有个上海阿姨每天都高高兴兴地来取食物,每次只取一份点心。她说,儿子很开心。志愿者一直以为她是附近居民。有次聊起来,才发现她是特意从外区坐公车过来的,儿子已经成年有智力障碍,老伴去世早,自己身体不好,退休工资也很低。冰箱里的点心,是他们母子平时不舍得买的。
上海街头出现一台食物免费冰箱,没有出现哄抢,笔者对此事件表示点赞,笔者在这里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从节约的角度来看,可以减少食物浪费。有些食物是安全的,当垃圾丢了可惜,也是浪费,把这些食物放进公益冰箱,可以减少浪费。
二、从现实的角度看,这样的食物可以帮助一些人。社会上有一些人,他们的收入不高,营养涉入不足,这些食物,可以给需要的人,让他们吃饱肚子。
据统计,中国人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一年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还有一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贫困人口以及其他为数众多的困难群众。从这个角度看,中国需要倡导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上海这样做,一方面是提倡人们要节俭,另一方面倡导人们关注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上海通过这种方式,把多余的食品留给需要的人,在留给他人食物时,给他人尊严,没有居高临下,没有给他人造成“嗟来之食”的耻辱,这是对城市下层人的一种尊重。从此,可以看到上海人有着良好的文明素质,上海人的涵养值得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