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还需要每周新开一所大学吗

(2016-04-08 07:42:45)
标签:

中国

每周新开一所大学

教育

吴永麟

时评

分类: 评论天下

几十年来,美国是大学生比例最高的国家。不过在年轻一代中,这种现象正在迅速发生变化。在培养大学生方面,中国已经超过美国和欧盟国家。(《环球时报03-17

 

据报载,二者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渐拉大。保守估计,到2030年中国25岁至34岁的大学生数量将增加300%,而美国和欧盟国家的这个比例仅为30%。美国大学生在为昂贵的学费发愁;欧盟很多国家则叫停大学扩招,既不给高校拨款公共资金,也不允许高校自主筹款。与此同时,中国等亚洲国家正迎头赶上。

据英媒报道,中国每周新开一所大学。笔者对此谈谈个人的几点看法。

一、中国当前的大学处于饱和状态,没有必要再每周新开一所大学。中国近年来大学的扩招,确实培养了许多各领域的人才,为社会经济发展,国家富强作出了贡献。但是,当前中国的大学达到了饱和的状态,没有必要再每周新开一所大学了。

二、大学要崇尚“工匠精神”,办学要追求精益求精,而不再是追求数量。工匠精神是这样的:工匠们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工匠们对细节有很高要求,追求完美和极致,对精品有着执着的坚持和追求,把品质从99%提高到99.99%,其利虽微,却长久造福于世。中国大学的规模有了,数量有了,现在的主要目标是追求“工匠精神”,精益求精地办大学,培养具有严谨、一丝不拘、精益求精、耐心、专注、坚持、专业、敬业的人才。

笔者认为,当前中国的大学处于饱和的状态,与其再每周新开一所大学,不如精益求精地办大学,把“工匠精神”作为大学的一种精神,不断提升大学培养人才的完美度,精致感。中国当前的大学追求精华,追求更高的办学境界,是提升办学水平的途径之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