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不尖女生获全国作文大奖的启示

标签:
情感教育时评沈帆梦新概念作文大赛 |
分类: 评论天下 |
第十八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决赛近日在上海落下帷幕,重庆实验外国语学校高2016级学生沈帆获得一等奖,十四所国内著名高校,包括北大、复旦、浙大等,都向她抛出了橄榄枝。(《中国新闻网》 2016-02-28)
http://img2.myhsw.cn/2016-02-28/zx66d45d.jpg
沈帆梦想成为像简·奥斯汀一样的作家。
第十八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决赛近日在上海落下帷幕,重庆实验外国语学校高2016级学生沈帆获得一等奖,沈帆的成长史有什么启示呢?笔者在此谈谈个人的几点观察。
一、成绩不算拔尖的孩子,也有另一面的潜能登上顶峰。据悉,沈帆的语文老师潘庆华说,其实沈帆的成绩并不算最拔尖,但一直保持在一本线上。从高一任课以来,每一次批改作文,沈帆几乎都会让她感到惊喜。“60的满分,她一般都是一类卷,得分在54~56分之间,在同龄学生中,她的表达很有思想,展示出广泛的阅读面。”潘老师说,遇到自由命题作文,沈帆运用的写作材料更是独特丰富,能够吸引老师慢慢读下去。
二、广泛阅读,拓展知识面,积累素材,会成为创作的宝藏。据悉,潘老师说:“从名著到言情,从哲学到军事,从国内到国外,广泛的阅读不仅能拓展知识面,为写作提供素材,也能在不同作家的作品中汲取不同的表达方式。”沈帆说,她阅读的书籍已接近3000本,大量且范围广泛的阅读为她在写作中提供了更丰富的材料。沈帆曾在作文里提过略萨(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拥有秘鲁与西班牙双重国籍的作家及诗人)相关的文学故事,“很多同学甚至老师都不知道这位作家,因为内容扣题所以我才用了这个材料,并不是为立新引老师注意,或者说卖弄。”生活中,开朗的沈帆爱好音乐、画画,正是这些丰富的爱好,让她的作文更加精彩,“作文也需要谈事例,不论是生活中的真实人物还是影视、文学作品的主人公,平日里多积累素材,在考场上就有用武之地。”
笔者认为,中国有一句流传很广的话: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笔者赞同这一句话。沈帆的文章之所以写得好,主要原因是因为她的阅读面广,除了读言情、名著,她还读军事、哲学等,阅读为她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到了写作的时候,她能得心应手。笔者认为,要想写作好,要词汇积累丰富,还要有思想,对事物有自己独到的看法,写作时就会信手拈来,如行云流水,思想深刻。
成绩不算拔尖的孩子,只要努力,发挥他某一方面的潜能,有可能登上青春期的峰巅。平时的努力学习,是在积累人生的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