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拾荒农妇成亿元富翁的“道”

(2016-03-04 07:09:45)
标签:

情感

时评

吴永麟

武汉新洲

余红梅

分类: 评论天下

位于新洲区凤凰镇凤凰寨村胡青湾的“武汉凤凰寨民俗文化博览园”虽未正式开放,但武汉晚报记者昨天在现场看到已经有不少游客来欣赏这里收藏的上万件古旧生活和农业生产物件,参观原样重建的上百年历史的老房子,体会一下农家打糍粑的乐趣。博览园预计投资上亿元,老板是一个农妇,名叫余红梅,今年38岁,15年前还是一个靠拾荒为生的女人。(《武汉晚报》02-28)

 

W020160228290131887739.jpg

余红梅在自己的民俗博物馆前留影。

武汉新洲38岁农妇投资亿元建民俗文化园,曾靠拾荒为生。拾荒的农妇凭什么可成为亿万富翁呢?笔者在此谈谈个人的几点看法。

一、家庭贫困,自立自强,自学成才。据悉,8岁时母亲去世,余红梅是5个姐妹中的老大。14岁那年,初中辍学的她到一户人家做保姆,雇主家最小的一个女儿和她同年同月同日生,“我和她都是孩子,但差别咋这大呢?”一个念头在余红梅心中扎下根:自己一定要奋斗,争取过上和这家一样的生活。余红梅城里的“哥哥”(做保姆时雇主家的儿子)告诉记者,余红梅在他家做事时很勤奋,还主动给他们一家人织毛衣。更让他们惊讶的是,她还带着初中课本,自己把课后的作业都做完了。他们家后来把余红梅介绍到一家小机械厂打工,因为她是该厂为数不多会识字的,老板就让她管账。为了不记错账自己贴钱,她硬是练坏了几把橡胶算盘。

二、嫁给穷人并不宿命,发奋图强,寻找出路。据悉,余红梅结婚的对象是村里最穷的一个小伙,爸爸当时不同意,她就一头栽进塘里寻死。“我找个条件差点的,可以自己当家,我相信通过自己的奋斗,有能力让自己富起来!”她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婚后不久,爸爸出了车祸,“我带着两个妹妹、老爸和公婆一起生活,婆婆精神还有疾病。”她说,那时真穷,坐月子一两肉都没买过,还是外婆攒的500个鸡蛋让她补了身子。一次在外婆家住的时候,有个捡破烂的人走到她家,外婆随口说了一句:“他们没有本钱,一年不晓得要赚几多钱?”听者有心,孩子刚满三个月大,余红梅就戴了顶草帽,推了辆小车出去捡破烂,怕见到熟人先到邻村去捡。“第一天卖了27元钱,我给孩子买了两条裤子,一袋洗衣粉,还有一点青菜。”很快,村里的妇女也效仿起来,但都没有余红梅捡得多。一位村民说:“余红梅确实厉害,她说去哪里捡,哪里就一定有垃圾。”原来,余红梅有一个拾荒地图。每次捡完垃圾后,她都会把去过的时间在自己画的地图上标注一下,过段时间再去。“垃圾生长也有个周期,比如早春农民下苗的时候,一些尼龙袋就会有,等过几个月收割的时候,一些编织袋又出来了……”她总结了一套“拾荒经”。她的小推车也升级成手扶三轮,她带着5个妇女一起结队到罗田、浠水等周边地区拾荒,丈夫负责开车和做饭。车子装满就回来,每人一次可以分得100多元。

三、从拾荒中发现大商机,收获人生的第一桶金。据悉,一天,余红梅在家准备把捡回的旧木桶当柴烧,刚好被一个山东收古董的刘老板碰到,他花5元钱将桶买走,还说以后有多少要多少。从此,她拾荒的时候特别留意这些旧木桶,大的小的,水桶、脚盆等都要,她以每个5元钱收来,再8元钱卖给刘老板。后来她干脆不捡破烂,由她发展出来的60多人的拾荒小分队专门为她提供旧木桶,一年最多能卖出七八万个桶,收入几十万元。“他们收这多桶,一定很值钱。”余红梅一直在琢磨这事。有一次,她专门跟着收桶人去结账,一来二去总算发现了其中玄机:他们把桶收去后,经过打磨、加工制成工艺品,出口国外每个木桶能卖到几十美元。于是,她也自学技艺,开设翻新旧家具的作坊。因为能力突出,余红梅被村民推选为村湾组长。2013年,在新洲区“一村一名大学生”的村级班子人才培养工程中,她又被推荐到新洲电大大专班学习。有一次,上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与“武汉市广播电视大学”是一校两块牌子)副教授高泽金的课,当高老师讲到出口贸易时,她马上联想到自己长期给北京厂家供货木桶,对方再出口,当即举手提问:“为什么作为原产地的湖北,不能自己出口呢?”课后,高老师冒着大雨赶到余红梅家,看到她家几间平房堆满了木桶,又听了她的生产、销售情况。一周后,高老师为她找来一位合伙人,共同成立了一家仿古家具公司,拥有了自己的出口贸易权。如今,小作坊成了大厂房,公司常年雇用上百名工人,产品销到北京、山东甚至出口美国、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

四、她发现回收的旧物中是一个巨大的财富宝藏,她开始把握这个大商机。据悉,有位收购商到她家收木桶时,看中了她家的一个笔筒,她大方地把笔筒送给了人家。“这个笔筒是我花5元钱从农户家买的,当时我还嫌贵了——水桶那大也只要5元钱。”让她没想到的是,几天后这个商人以2万多元的价格转手,原来笔筒是名贵的黄花梨木制成。她更加留意各种老物件了,木洗脚盆、木马桶、石猪槽、陶罐子甚至夜壶,以及各种叫不出名字的农具,她统统收回来。她找到一个木鱼盆,它年代久远、做工细致,她以2000元收回,再以1万元出手。沾沾自喜没几天,就听到一个让她更受打击的消息——收购商以40万元转手了!她一晚都没睡着,第二天就去买来古玩鉴赏的书籍开始钻研。现在,余红梅对她家里的上万件宝贝如数家珍,什么时候从哪、以什么价格收回来的,该物件是哪个时期的、大概值多少钱,她心里门清。

笔者认为,武汉新洲这位农妇,她虽然是一个拾荒者,但她是一个智慧的拾荒者。她拾荒比别人拾得多,是她善于总结,她绘有拾荒地图,能有计划地拾荒。她又是一个善于思考,善于学习,善于从拾荒中发现商机,善于在拾荒中发现宝藏的人。她是一个会思考的拾荒者,一个会捕捉旧物价值的人。

她是穷人出身,但她不会如穷人那样宿命,她善于思考旧物,善于发现旧物的价值。她把收购到的旧物卖给了别人,她善于思考别人为什么要买她的旧物,她追踪这个旧物的去向和产生的新价值,这就是她的成功法则。

善于思考的人,即使拾荒,也会看到商机。长时间的思考积累,会产生灵感,这符合心理学的规律。因此,一个人即使出身卑微,从最卑微做起,在做的过程中,多思考一下为什么,有计划地做,不断升级,就会走向成功。

有一种商机,是蕴藏在卑微的世界里,卑微意味着投资少。这种商机需要一个善于发现的大脑,需要一个善于弯腰的人生态度。这些素质,她都具有了。她的成功史,值得草根们学习借鉴。

 她投资的是一种乡愁产业,随着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人们对乡愁挥之不弃的依恋,乡愁产业将成中国新的投资产业,越来越多的人将在这个产业收获财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