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情感时评吴永麟 |
分类: 评论天下 |
一周前,英国哲学家朱利安·巴吉尼(Julian Baggini)去了孔子故里曲阜。他说他在这段“有趣的经历”中看到了双面曲阜。(《澎湃新闻网》01-27)
朱利安·巴吉尼
英国哲学家朱利安·巴吉尼眼中的孔子是怎么样的呢?
一、孔子的“德”与“和”是西方哲学家应该学习的。据悉,当聊到对孔子的印象时,朱利安·巴吉尼朝前坐了坐,兴奋地连喊两句“yeah”,说:“这在中文里是‘德’,”然后把“德”字写在纸上。“我对他很感兴趣,因为孔子的思想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有很多相似之处,就像孔子的‘德’、‘品性’和‘和’,我觉得这是西方哲学应该学习的。”
二、现代中国人用孔子思想指导生活,弘扬传统文化的闪光点。据悉,他说他在这段“有趣的经历”中看到了双面曲阜:一面是古典的孔子出生地;而当他从高铁上往外看去,看到的是曲阜的另一面——逐渐现代化的城镇。之后,他又在一个新建楼盘上,看到一则广告,大概意思是“用孔子思想指导生活,生活就是和谐的”。朱利安·巴吉尼说,这种情况在英国是不会有的,“不会让生活在2000多年前的人给新楼盘做宣传”。
一个英国哲学家居然从中国的儒家文化里看到闪光点,并号召西方哲学家学习,这种哲学视野,不是狭隘的,而是广博的。儒家的“以和为贵”的文化,让中国人热爱家庭,热爱和平,中国当前社会的和谐稳定,人们向往和谐,这是因为“和”的文化渊源。
笔者曾在网上看到许多全盘否定孔子的言论,把社会的一切问题归结为孔子创立的儒家文化,这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言论。对于传统文化,应怀有思辨精神,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每一个文化精英都有其局限的一面,也有其照耀世界的一面,我们应扬其长处,避其短处。
孔子“和”、“仁”等的价值观,现在都还具有社会意义,在全世界向往和平,向往美好的今天,这种价值观照耀世界,这是一种普世的价值观,因此,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应怀有自信,拥有思辨,我们的思想就会被世界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