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木工学校只教“匠人精神”

标签:
情感时评吴永麟教育 |
分类: 评论天下 |
这是日本秋山木工集团负责人秋山利辉的新书《匠人精神》的发布会。在发布会结束的当晚,秋山利辉在宾馆接受了澎湃新闻的专访,他回应了让学徒留寸头、不让学徒用手机、绝对禁止谈恋爱的原因,他说自己的天命是“成为木工界的超级明星,然后培养更多的超级明星。”(《澎湃新闻网》 11-18)
秋山利辉
秋山学校
正在理发的学徒
日本有所秋山木工学校,8年只教“匠人精神”。那么,这所学校是如何培养“匠人精神”的呢?
一、秋山木工学校更愿意招收“傻”一点儿的学生。据悉,由于秋山木工在日本木工界地位显著,每年来报名的人很多,但秋山利辉对学员的要求极为严格,因为他要培养木工界的“超级明星”,到目前为止也仅仅培养出60余名工匠。每次有学员报名,他都要到对方家里面试其父母三四个小时,用以确定父母对孩子的支持度。此外,他更愿意招收“傻”一点儿的学生,“这样我让他们往左,他们就不会往右”。笔者认为,秋山利辉认为的“傻”,是热爱木工事业的“傻”,是全身心投入木工事业的“傻”,这种“傻”蕴含一种热爱,热爱是诞生天才的基础。
二、秋山木工学校要求学生成为“能够感动别人的人”。据悉,秋山利辉在书中介绍,想要进入秋山学校的人,要先接受四天的各项训练,并且通过考试才能入学。训练的内容包括打招呼、自我介绍、泡茶、打电话等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是要“能够顾虑到别人”,而关键在于能否成为“能够感动别人的人”。笔者认为,做一个“能够感动别人的人”,是以服务感动人,是以热情感动人,是以技术感动人,学校以这样的理念立人,是培养精英的方式之一。
三、秋山木工学校管理严格。据悉,“秋山木工”针对以成为工匠为目标的见习者和学徒,颁布了十条规则,其中被录取的学徒,无论男女一律留板寸头,禁止使用手机,只许书信联系,研修期间,绝对禁止谈恋爱,早晨从跑步开始,朝会上,齐声高喊“匠人须知30条”。
四、秋山木工学校认为“有一流的心性,必有一流的技术”。据悉,秋山利辉经常一边看一边想这些木工活,并且判断这个木匠人怎么样。后来他发现,凡是对人热情的木匠,手上的活也不错;反之,对人不耐烦的木匠,手上的活儿也不怎样。这也许是他在几十年后总结出“有一流的心性,必有一流的技术”的滥斛。1971年,27岁的秋山利辉在感受到天命之后,创立了“秋山木工”,五年之后开始招收学徒。秋山利辉介绍,在日本每年有一个技能比赛,“每一次我们都会囊括金银铜奖。我们教这些弟子们不仅仅是教他技术,关键是教他们人性、心性、德性。”笔者认为,秋山利辉把人性、心性、德性当成立业的根本,并以此为基础,从而追求“一流的技术”,这样的教学理念先完善人格,先把人性正能理的一面唤醒,再建立人的道德价值观,这是把技术推向高峰的方法之一,这种教育理念是值得推崇的。
秋山利辉说的一句话发人深思,他说:“我要培养的不是‘能干的工匠’而是‘有修为、素养高的工匠’,懂得关爱别人、尊重别人、替别人着想,如果有了这种人性的东西,就会进入高峰,如果只是技能上突破的话,是没有神明帮助的,因为没有德行,就会有局限。所以说,真正顶尖的人、大师级的人,都是‘德’在前面。”
笔者认为,秋山木工学校的办学理念,很值得中国人学习,特别是值得中国大学、中等技校级别的技术专业的老师和学生学习,要热爱所学习的专业技术,要学会沟通,通过严谨的技术和良好的服务感动别人,要注重人心性的完善,提高人的修为能力,注重立德、立人。良好的心性可以把人的技术能力推向高峰。中国当前的一些大学和中等技校,只是培养技术人才的工厂,缺少人文素养立面的培养,这是中国当前教育局限之所在。
【附】秋山学校《匠人须知30条》
00. 一流的匠人,人品比技术更重要。即,对一个人品格的重视,远高于对其的技术要求。
01.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先学会打招呼。
02.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先学会联络、报告、协商。
03.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先是一个开朗的人。
04.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不会让周围的人变焦躁的人。
05.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要能够正确听懂别人说的话。
06.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先是和蔼可亲、好相处的人。
07.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有责任心的人。
08.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能够好好响应的人。
09.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能为他人着想的人。
10.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爱管闲事”的人。
11.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执着的人。
12.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有时间观念的人。
13.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随时准备好工具的人。
14.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很会打扫整理的人。
15.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明白自身立场的人。
16.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能够积极思考的人。
17.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懂得感恩的人。
18.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注重仪容的人。
19.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乐于助人的人。
20.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能够熟练使用工具的人。
21.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能够做好自我介绍的人。
22.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能够拥有“自慢”的人。
23.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能够好好发表意见的人。
24.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勤写书信的人。
25.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乐意打扫厕所的人。
26.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善于打电话的人。
27.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吃饭速度快的人。
28.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花钱谨慎的人。
29.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会打算盘”的人。
30.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能够撰写简要工作报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