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情感时评吴永麟 |
分类: 评论天下 |
英国广播公司(BBC)二台4日晚间播出纪录片《我们的孩子够强吗》,讲述5名中国教师用中国式教学法在英执教,引发老师和学生之间互不适应。纪录片播出之前,媒体披露的内容已经点燃舆论,一场关于中西方文化冲突和教育方式孰优孰劣的争论在英国展开。(《环球时报》08-05)
5名中国教师把中国严格要求的教学方法带到了博航特中学
BBC纪录片点燃舆论,英国人激烈争辩中式教育好坏。这反映什么呢?笔者认为主要是中式教育和英式教育观念的冲突。
第一是教学方法的冲突:中式教育的严格与英式教育的散漫引发冲突。据记录片的报道,虽然语言不是问题,但中英学生的差别还是让中国老师们大跌眼镜。在这部纪录片中经常出现这样的场景:一名中国老师面对一群思想开小差的英国学生大声喊道,“听我讲”;“开动一下你的脑筋”;“不要说话,不要提问”。来自南京的李爱云(音)老师在纪录片中直言不讳地说:“每次我给学生留家庭作业时,我期望他们能认真地听我讲,可现实却是他们有人在聊天,有人在吃东西,还有人甚至在化妆。”“有时候,我得控制自己的情绪,不然我就疯了,”李老师说,“全班学生大概只有一半人在听我讲话,剩下一半人不知道在干什么。”来自西安的自然科学老师杨君(音)也有同感,她说,有一次,一个女孩在课堂上突然大哭着跑出教室,原因竟然是这个女孩得知她的偶像、英国歌手泽恩·马利克宣布退出乐队。“在课堂上出现这么情绪化的举动,实在让人难以理解。”杨老师说,“在中国,课堂纪律根本就不是个事,但在英国,这是最大的问题。”此外,就连体育课也出现问题。纪录片中,两名英国学生无法承受中国式体育课的“高强度竞争性”,居然哭了起来。
第二是英国校长的教育观念和英国网民的教育观念发生冲突。下面请看下面的表格说明。
英国校长和英国网民的教育观念的冲突
主题:中国教育的好与坏 |
|
英国校长不赞成中式教育 |
英国网民力挺中国教师 |
对于中国老师的教学方法,博航特中学的校长尼尔·斯托格表示不赞同。他认为,自己的学生并不像中国老师所描述的那么懒散,同时,他形容中国老师的教学是“麻木和无趣的”。“在摄像机镜头以外,当你参观我们的学校,你会发现我们的学生并不是那样。”尼尔·斯托格说,“如果老师在课堂上不尊重学生的话,那他肯定会遇到问题。”另外,尼尔·斯托格不认为高福利制度会导致学生缺乏进取心。 |
英国网友显然更赞同中国老师的说法。“他们(中国老师)是对的,”一位网名叫诺卡的英国网友在社交网站留言道,“英国老师没有老师的样子,学生没有学生的样子,英国政府应该对此负责。”这条留言获得了4600多个“赞”。另一位在伦敦的网友则略带幽默地留言道:“这些学生应该在有客人来访时表现得更好一些,校长为学生开脱是个很大的问题。我自己也是个老师。”还有一位外国网友表示:“我不是英国人也不是中国人,但我绝对不会把孩子送到英国去接受基础教育,中国老师说得非常正确。” |
我们最后看看中国教师在英国用中国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如何呢?
中国老师教语法,孩子们考试成绩竟突飞猛进。
中国老师在英国的教学,出现了令英国人感到不解的神奇。“我们的这批学生是九年级的孩子,相对于国内的初三年级,也面临类似中国‘中考’的应试压力。所以我们的授课也让他们感受到了中国教育的一些优势。”李爱云老师告诉记者,比如她负责教学生们语法课。我们知道英语里有阅读理解,任何一个孩子的词汇量都是有限的,做得好不好关键看分析能力,而利用语法去分析就是一种重要能力。孩子们上了语法课以后,英语成绩确实有提高,让学生和英国老师都感觉到有些不可思议。”
笔者认为,中式和英式的教育观念是存在差异的,中国教育更重视训练和实效,英国教育更视人的个性发展。近年来,当中式的教育和西式的教育发生冲突时,人们往往以西式教育的标准来批评中式教育,笔者认为这种教育的评价标准是存在偏面的。中国教育有中式的特点,有中式的优势。在教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方面,中式教育要优于西式教育。
中式教育与英式教育的冲突,并不是中式教育不好的问题,而是证明中式教育某些方面的优势所在。因此,当中国的优秀教师面对西方的教育时,应当怀着一种思想独立思辨的心态来面对。中国教育有中国教育的擅长处,英式教育有英式教育的擅长处。中国与英国教育各此不同的特点,并发挥各此特点的优势,这会促进国际教育的经验交流,更有利于提升两国的教育水平。
中国教师赴英国进行“中国式教学”,虽然遇到了一些好与坏的争议,笔者认为有争议才会有进步,才会有真正的交流。中国教师在英国的教学,他们表现得很优秀,这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表现,是中国教育实力的表现,值得点赞。中国教师的中式教学在英国引爆全国性的争议,是中国教育实力的象征,是中国教育优势的展示,是中国的一种教育文明。
笔者曾听过一些网民总是批评中国教育如何失败,笔者认为这些观点是存在偏面的。中国教育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下,现在已经形成一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优势,这是要为中国教育点赞的。笔者在此希望媒体和网民更多地传播中国教育的正能量,让中国的教师更自信。
这是中国教师的教学方法接受国际肯定的机会,这是中国优秀教师在国际中站起来的机会,这是中国教师将引领世界教育理念的机会,这是给中国千万教师自我激励的机会,这是中国教师在世界舞台展示中国教师软实力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