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用中餐馆转化新纳粹说明什么
(2015-06-01 07:28:37)
标签:
情感时评吴永麟 |
分类: 评论天下 |
德国人口最多的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近几年通过“去中餐馆用餐”等手段,成功转化了100多名年轻的新纳粹分子。(《环球时报》 05-29)
据报载,该州内政部门近日公布的报告称,2001年,该州推出一项转化年轻新纳粹分子的计划。参加这项计划的新纳粹分子大多刚从中学辍学,共有222人。为了帮助这些人,该州政府为每人配置了“一帮一”辅导员。辅导员带这些问题青年去中餐馆用餐。在那里吃饭时,这些年轻人很安静,也更容易向辅导员敞开心扉。辅导员通过这种方式,让他们懂得社会不容忍新纳粹。辅导员还帮他们安排免费住宿、找工作。许多企业刚开始并不愿意接收他们,但在政府的要求下,给这些人制定了专门的培训计划,这些人逐渐过上了正常生活。报道称,15年来,参与该计划的222人中已有137人成功“转型”。专家认为,这是一种现实的手段。许多年轻人走上新纳粹的道路,是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去中餐馆”等手段可以让他们轻松面对生活,并重新回归正轨。这一方法将推广到德国各地。
德国用中餐馆转化新纳粹,这体现德国人的理性、严谨和包容,这是德国人的一种教育智慧。
据了解,柏林地区现有四五百家中餐馆,每年圣诞节期间的生意都异常火爆。不少德国人对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非常认同,吃中餐也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不少德国人把全家人去中餐馆聚餐看成是很隆重的事。全家人聚在一起吃中餐,往往一年就一次,而且就选在平安夜或圣诞节这一天。
中国人的传统饮食习俗是以植物性食料为主。主食是五谷,辅食是蔬菜,外加少量肉食。并且经过煎炒、蒸煮、微波等方式烹饪食物,尽可能避免微生物寄生虫的直接感染。
西餐生吃蔬菜、吃半熟肉,里面含有病毒、细菌。
相比之下,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可能是世界上最为文明最为健康的。同时,吃中餐还要以分享喜庆、团圆、融洽的气氛,中餐的文化博大精深,中餐展示中华的文明。
德国用中餐馆转化新纳粹,其实是用中华的文明感化新纳粹。从此可以看到,德国人的理性、包容与面向世界。当前,世界的主流是和平、合作、包容与发展,偏激极端的民族主义,对国家的发展来说是存在危害性的。当前,德国的领导人被世界各国人尊重,主要是德国领导人崇尚一种谦逊、理性、包容和承认历史错误的态度诚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