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通主角被杀死是电影两倍藏啥危机
(2014-12-19 07:49:15)
标签:
育儿情感时评吴永麟卡通暴力的危害 |
分类: 评论天下 |
境外媒体称,一项研究发现,儿童卡通电影比起一般电影更常刻划死亡,卡通主角被杀死的机率,是电影主角两倍以上。(《参考消息网》12-18)
据报道,老牌医学期刊《英国医学期刊》(BMJ)在最新圣诞专号刊出多项搞笑研究,其中一项便是研究卡通主角死亡率。研究发现,重要角色死亡的比例,儿童卡通电影有三分之二,一般电影则为二分一。相较于电影主角,儿童卡通主角死亡的机率高1.5倍,遭谋杀的机率则高近2倍,且通常是遭暴力杀害。研究人员分析从1937年《白雪公主》到2013年《冰雪奇缘》等顶尖票房的卡通电影,但不包括模拟汽车和玩具的电影(因为难以界定它们是否死亡)。研究人员同时比较同年上映、票房最高的两部电影的主角后发现,在儿童卡通电影中,主角父母死亡的机率是一般电影的5倍,例如卡通《狮子王》中辛巴小时便尝丧父之痛。
笔者阅读这一则儿童卡通电影调查研究的材料后,感到忧虑。卡通主角被杀死的机率是电影主角两倍以上,卡通主角父母死亡的机率是一般电影的5倍,这样带有破坏性的负能量对儿童的成长蕴藏什么危机呢?
根据弗洛伊德的本能理论,人有两种本能:一是生的本能,弗洛伊德称之为“利比多”,它代表着爱和建设的力量,指向于生命的生长和增进。二是死的本能,弗洛伊德称之为“达那多斯”,它代表恨和破坏的力量,表现为求死的欲望。死的本能有内向与外向之分。当冲动指向内部的时候,人们就会限制自己的力量,惩罚折磨自己,变成受虐狂,并在极端的时候毁灭自己;当冲动指向外部的时候,人们就会表现出破坏、损害、征服和侵犯他人的行为。儿童正处于身心发育阶段,是心智开启的阶段,是学习模仿外面世界的阶段。儿童通过接收外面的信息,从而变成个人的价值观,获得社会认知,开启心智,获得人的社会属性。
卡通主角被杀死的机率是电影主角两倍以上,卡通主角父母死亡的机率是一般电影的5倍,很明显带有破坏性,这样的信息会唤醒孩子心中死的本能吗?这是值得思考的。
现在的孩子,破坏力比前几代孩子强;未成年犯罪率升高,除了社会和家庭教育的原因,是否还因为卡通片诱发了儿童破坏的本能呢?笔者认为,拥有太多凶杀暴力的卡通片,其实是谋杀与破坏行为的温床,不要让灾屏上的暴力,在孩子心中打开破坏的本能,让孩子的身心遭受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