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全国屌丝生存状况报告反映什么

(2014-10-30 11:03:31)
标签:

情感

时评

吴永麟

财经

分类: 评论天下

全国屌丝生存状况报告昨日,北京大学市场与媒介研究中心联合赶集网发布了全国首份《屌丝生存现状报告》。报告基于21万余份真实用户的调研数据,深入研究了职场中基层人士工作、生活、婚姻、家庭、健康等。(《金羊网》10-30)

http://img.ycwb.com/news/attachement/jpg/site2/20141030/90fba601558915bbc0b83d.jpg

  吊丝生存现状调查出炉,你躺枪了吗?

 

据报载,参与调查的21万余人中,有62.2%的人认为自己是屌丝,他们大多年龄在21岁至30岁,是职场的最广泛的中基层员工。他们的平均工资为2917.7元,而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9月,广州的平均工资为4600元。屌丝人群中有73.6%的远离家乡,离家的主要原因是希望可以赚到更多的钱,从而改变自己和家庭的生活。漂泊在异乡,屌丝们的生活一切从简,餐费严格控制在39元/天以下,有7.8%的人,每天的三餐消费能控制在10元以下。住房的费用有一半的人控制在500元以下。在他乡打拼,生活和工作都要靠自己,广州有41%的屌丝依靠网络找工作,其中大部分人会每三年换一次工作。49.6%的人每周都会加班,更有21.7%的悲惨屌丝,每天都在加班中度过;超过六成的屌丝拿不到加班费。即便如此,屌丝们仍然累并坚持着,他们并不认为加班是最大的工作压力,反而是人际关系和工作的不确定性让这些职场中基层们备受煎熬。

北京大学市场与媒介研究中心联合赶集网发布了全国首份《屌丝生存现状报告》,笔者认为这份报告反映了屌丝的工作和生活现状,笔者在此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屌丝灰暗的心理需要纠正。据悉,数据显示,有37.8%的人认为自己有心理疾病。他们基本没有得到正确的心理引导,大部分人会采用睡觉、倾诉、喝酒的方式解压,但仍有4.4%的人选择以自我伤害缓解压力。笔者一直认为,“屌丝”这一称谓的出现,主要出于两方面,一种是偶尔的自嘲,另一种是一种自卑、自我否定的心态。如果是前者,可以理解,如果是后者,需要引起反思。一个人过度自卑、过度自我否定,会引发心理绝望,一个绝望的人,可能会产生破坏性的行为。当前一些社会突发的血腥事件、打工者自杀等新闻频频出现,背后有屌丝的身份。37.8%的屌丝有心理问题,需要引起社会的重视,屌丝向外攻击或自残,是一种心理障碍引发的悲剧。

二、一些屌丝的生活方式是一种消极的生活方式。据调查,54.2%的人每年的旅游基金只有500元。比起外出游玩,吊丝更喜欢宅在家中。65.7%的人选择网络购物为主流购物方式。社交类、游戏类APP因此也成为吊丝宅在家中的神器。笔者认为,屌丝把许多时间花在“睡觉打游戏网聊”上,这本身就是一种“穷爸爸”思维产生的行为。笔者认为,屌丝要加强充电,有一个人生目标,为这个目标而奋斗,让自己在追求人生的过程中发展自我,让自我获得成长。沉迷在“睡觉打游戏网聊”上的生活方式,不利于屌丝的成长。培养积极的生活方式,热爱生活,热情自信,百折不饶,有理想有追求,这样的精神才会让屌丝充满激情地工作学习。

三、屌丝消极的爱情观需要改变。据调查,相比老家同学的孩子早就打酱油了,外出的吊丝们有50.4%的人依旧单身,爱情不能当面包啊。妒忌的思维过重,会让屌丝形成攻击型的思维,从而丧失合作精神,丧失人的共情能力。屌丝要培养对生活的热情,培养正面积极的思维,培养圆融的精神,要学会合作,要热爱女性,要学会换位思考,克制自私的心理,学会为他人着想。这样的改变,往往人的爱情观也会改变,这往往是获得女人心的一个情感条件,是提高情商的重要方式。屌丝的负面的思维不改变,往往会向奇葩发展,这样就是悲剧了。

笔者在此认为,在生活失落时,用“屌丝”自嘲一下可以理解,人性有时会偶尔在阴暗面失落一下。但是,屌丝的意识不能伴随人生太久,其实,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宝藏。或许你的外貌不帅,但你只要通过内在去弥补,开发内在的潜能,你会获得成长,你也会成为别人眼中精彩的风景。一个帅的外貌,在当前竞争激烈的社会,算不了什么。重要的是人要有热爱生活的愿望,要学到到专业的知识,要有好的心态,要积极进取,同时还要留有余地,能屈能伸。成长是人生中一种最重要最有突破力量的化解人生困境的方式。且看当前中国内地首富马云,他原来不是“高富帅“,但他从一位平凡的教师,成长为中国商界叱咤风云的巨人。马云从屌丝到富豪,靠的是富爸爸的思维,靠的是积极上进,靠的是自信,靠的是看到商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