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与母亲的“斗米仇”触目惊心
(2014-09-25 11:21:22)
标签:
情感吴永麟时评 |
分类: 评论天下 |
23日下午,大冶金湖红卫铜铁矿家属区,36岁的女儿刘某又来找75岁的母亲朱老太要钱了。这次她想要的是卖地的钱。没想到,因为母亲不愿给,她竟然当着邻居的面施暴,将朱老太的大腿和臀部打肿,老人倒地。(《楚开都市报》09-25)
据报载,赶到的民警将老人搀扶起来,控制住刘某。经医生确认老人无大碍后,民警将老人和刘某带回派出所。民警还在刘某携带的帆布包内发现两把刀具。经鉴定,属管制刀具。母亲心碎:要关起来,不然她会杀人的“她不是我女儿,我没有这样的女儿。”记者在金湖派出所见到朱老太时,她非常激动。朱太老说,她没有退休金,丈夫在2006年去世以后,她拿到了一笔抚恤金,一直靠这个钱生活。朱老太说,几年前,她将罗桥老家的土地卖了8万元钱,给了儿子5万元,女儿刘某2万元,自己留了1万元养老。谁知女儿算计她的养老钱,还将她的户口本、身份证、存折偷偷拿走。
笔者对这位七旬老人深表同情,笔者由此想起一个《斗米仇》的成语故事。从前,有两户人家是邻居,平时关系还不错。其中一家人因为能干些,家中要富裕的多。这两家本来没有什么恩怨的,可是,这一年,老天爷发怒,降下了灾祸,田中颗粒无收。这穷的一家没有了收成,只好躺着等死。这个时候,富的一家买到了很多粮食,想着大家邻居的,就给穷的一家送去了一升米,救了急。这穷的一家非常感激富人,认为这真是救命的恩人呀!熬过最艰苦的时刻后,穷人就前往感谢富人。说话间,谈起次年的种子还没有着落,富的一家慷慨地说:这样吧,我这里的粮食还有很多,你就再拿去一斗吧。这穷的千恩万谢地拿着一斗米回家了。回家后,他的兄弟说了,这斗米能做什么?除了吃以外,根本就不够我们来地里的种子,这个富人太过分了,既然你这么有钱,就应该多送我们一些粮食和钱,才给这么一点,真是坏的很。这话传到了富人耳朵里,他很生气,心想,我白白送你这么多的粮食,你不仅不感谢我,还把我当仇人一样忌恨,真不是人。于是,本来关系不错的两家人。从此就成了仇人,老死不相往来。
这个成语故事讲明的道理,很热情地帮助一个人,并且不断地帮助,对方认为得到的帮助是理所当然,当某一天停止帮助后,对方会对帮助的人产生仇恨。
35岁女子回娘家要钱不成,用伞柄打七旬老母。这个事件其实就是一个现代版的“斗米仇”故事。这个故事是有事实依据的,这位老人介绍,女儿在17岁至21岁间,在大冶市金湖红卫铁矿上了4年班,至今没有再出去做过事情。在刘某29岁结婚之前,都是她在给生活费。这位老人一直照顾女儿,没有做到“早断乳”,没有培养孩子独立的能力,孩子认为母亲照顾儿女是理所当然,如果不照顾她就是母亲不对,就是母亲不讲情义。她的思想是认为,母亲应把所有的爱,所拥有的东西都献给孩子。她从没有想到母亲年老需要生活费,年老后也需要照顾。
这位35岁女子所言所行,很可能会影响到她的孩子。父母是孩子的崇拜者、亲近者、模仿者,父母的善与恶都有可能复制给孩子。这位女子的劣行如果复制给孩子,会是一个重复的悲剧。这个事件告诉我们,教育孩子,要进行感恩教育,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同时,懂得感恩,懂得爱,不但温暖他人,也会让自己受益,让自己享福。
这个事件也告诉我们,帮助一个人,要有度,有底线,留有余地。无度地帮助一个人,也会诱发人性的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