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为孩子顺利入学被迫离婚反映啥
(2014-06-19 07:03:05)
标签:
吴永麟教育育儿时评情感 |
分类: 评论天下 |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北京严查非京籍儿童五证。打工子弟小学称,自己招不到孩子了,不是,孩子们不想来,而是打工人员子女的五证大多办不齐。那办齐五证的呢?朝阳区的非京籍小孩入学,五证+父母双社保,是标配。可部分父母一方创业,社保办在了原籍。那怎么办?还有一招,离婚。(《中国广播网》06月18日)
据报载,房子买在北京朝阳区的张先生,没想到自己的社保成了孩子入学的最大障碍。他生气的说“朋友两口,像我家情况一样,只有妈妈有社保,就办了离婚,孩子判给妈妈,就符合了政策要求。”据某公证机构披露,这样的离婚案开学前大幅增长。如果漏洞被发现,怎么治?是不是要跟补缴社保一样,离婚时间也要有个期限呢?另据媒体披露,非京籍现有5万多孩子,其中4万人已经审核通过,取得了电子学籍,还有1万人在继续核实补办手续中。婚姻是神圣的,逼着不想破裂的家庭非破不可的政策,也许,需要一点反思吧。
非京籍家长被迫办离婚让孩子顺利入学,看了这个新闻,笔者为之唏嘘,在此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制度是用来优化社会,保障老百姓的生活,用来优化人性,把人性导向善美的,但制度导致家长被迫办离婚,这样的制度是死板的制度,是滞后的制度,是冰冷的制度,是缺失人文关怀的制度。中国父母为了孩子的成长,愿意付出一切,愿意忍辱负重,因为中国父母把孩子的教育放在首位,中国父母对教育是十分重视的。保障孩子顺利入学,全社会各个部门应开绿灯,让孩子的入学畅通无阻。让孩子受到最有尊严体面的教育,是社会的责任,是社会应有的人本关怀。
笔者认为,在北京学位资源充足,父母有供养孩子的能力,在这些前提之下,孩子就可以顺利入学。不要用太多的条件限制孩子的入学,孩子是我们社会的天使,我们应热爱孩子,保障孩子入学是一种社会责任与义务。
据悉,北京民办小学现在一个学生也招不到,这说明,北京的学位资源充足,现在一些入学制度还迫夫妻离婚,这不近人情,不切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