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纽约卖肉夹馍的洛阳大叔过着啥生活

(2013-12-30 09:12:29)
标签:

吴永麟

杂谈

分类: 评论天下

纽约当地时间12月28日下午(北京时间29日上午),参与大河报“探访全球地铁城”报道的本报特派纽约记者,来到哥大,见到了这位河南老乡。实地探访发现,他的餐车鸟枪换炮,更豪华了;马上,近1000平方米的火锅店要在纽约106街开张——一个在国际大都会苦苦打拼的“草根”,正在开启更大、更绚丽的人生舞台。(《大河报》12月30日)

 

http://y0.ifengimg.com/cmpp/2013/12/30/01/fb332567-30cd-4628-ae04-3bb9dc258a16.jpg

老谢请家乡记者品尝他的手艺

http://y0.ifengimg.com/cmpp/2013/12/30/01/6d93c50f-b236-41bf-b0d0-d254bf461df7.jpg

洋妞们品尝老谢的“中国味道”

http://y3.ifengimg.com/cmpp/2013/12/30/01/89465091-c006-4c4a-b700-d21345ff5d93.jpg

正在忙碌的老谢

http://y3.ifengimg.com/cmpp/2013/12/30/01/39f3e92f-a81a-482a-993a-be79c6fa5aac.jpg

摊点旁的路边停着老谢的白色爱车

据报载,“‘洛阳大叔’?在哥大很有名啊!”当地时间28日下午3时许,哥大正门前,记者向一位中国留学生打听“洛阳大叔”时,对方脱口而出。顺着他指的方向,记者看到校门北约50米处,停着一辆餐车。餐车里,47岁的老谢正忙碌着,那顶标志性的军绿帽子戴在头上。“Hello!”每逢有人在餐车旁驻足、凝望,老谢总是热情地打招呼。捞出煮好的肉,在砧板上剁好、装袋、交给顾客,老谢动作麻利。记者发现,他的餐车,和6月媒体报道时“灰头土脸”的外观不同,高大敞亮,“原来的太小,现在的这个是7月底租的。”老谢说。餐车正前方悬挂着“中国西北名吃”的牌子,上方是“洛阳大叔”的超萌标志。老谢出售的食品品种很丰富,有炸串、肉夹馍、盖饭,以及卤面和水饺等。记者发现,价格和品种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和此前报道“肉夹馍1个3美元”的情报有出入:既有4美元1个的腊汁肉夹馍,也有5美元1个的孜然羊肉夹馍。餐车左侧的广告布上,多出了油条、豆浆、豆腐脑,老谢说这些品种都准备上。

在纽约卖肉夹馍的洛阳大叔很有励志的意义,据新闻报道,洛阳大叔有了爱车,并且将要开1000平方米的火锅店,笔者在此谈谈看了这个新闻的看法。

一、中国人靠勤劳走天下,勤劳成为中国人的优秀品质。据前段时间的一项国际关于勤劳的调查,中国人被称为世界上最勤劳的国家。洛阳大叔在纽约卖肉夹馍,从小本生意做起,靠的是勤劳。肉夹馍本是陕西的名吃,但被河南人学会,并发扬光大,在世界大都市纽约都有了名气,站下了脚跟,中国勤劳的优秀品质让中国老百姓拥有谋生与发展的能力。

二、中国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是一个饮食文化的宝藏,是一个财富的宝藏。肉夹膜的历史饮食文化渊源是这样的,据史料记载,腊汁肉在战国时称为“寒肉”,当时位于秦晋豫三角地带的韩国,已能制作腊汁肉了,秦灭韩后,制作工艺传进长安。文昌门内的馆子命名为秦豫肉夹馍,隐喻着自己是正宗的腊汁肉名店。腊汁肉的做法是:选用上等硬肋肉,用盐、姜、葱、草果、蔻仁、丁香、枇杷、桂皮、冰粮、大香等20多种调料汤煮而成,煮汤者是历代流传下来的陈汤,较少加水,腊汁肉其所以有名,与已有近80年历史的腊汁汤密切相关。据说是从清代小贩毕仁义作坊买的,而毕仁义作坊的陈汤是从他曾祖父那里传接的,当然火工也需特别讲究,地道的腊汁肉色泽红润,酥软香醇,肥肉不腻口,瘦肉满含油,配上热馍夹上吃,美味无穷。从上面的资料可以看到,肉夹膜的历史,是中国民间著名的小吃,是中国民间饮食文化的一个载体。洛阳大叔从小做大,白手起家,现在有了爱车,并且将要开1000平方米的火锅店,这是他从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里发现了宝藏,并且通过他的勤劳把中国的历史名吃变成为财富。

中国人在世界人的面前,一直存在文化自卑,认为中国的许多文化都是没有得到世界公认,自我排拆中国文化,自我文化否定。在纽约卖肉夹馍的洛阳大叔,他白手起家,靠的是弘扬中国的饮食文化,肉夹馍是战国时期的名吃,在一些崇洋媚外的人看来,这样的名吃“土气”,但是,这样的名吃在纽约成为中国的名吃。因此,中国文化里,有着文化的宝藏,只要靠着虚心学习,勤劳劳作,一定会有所收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