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会逼医院捐款换器官捐献资源暴露啥?

标签:
吴永麟杂谈 |
分类: 评论天下 |
2/3器官未进入卫生部的系统分配,地方红会占有器官捐献资源,被指向移植医院认捐,未公开款项。器官资源在中国作为一种稀缺资源,成为各方争夺对象。地方红会作为器官捐献的第三方机构掌握捐献者资源,移植医院希望从红会获取这项资源,红会以此要求医院捐款,对捐献者进行救助。医院认为地方红会对捐款账目没有做到公开,有为自己牟利之嫌。这种情况的出现很大程度上与中国器官分配与共享系统,这一计算机分配系统,没有被强制使用有关,使得器官资源在系统外流动。(《新京报》07月08日)



据报载,在深圳红会,有器官协调员3名,他们掌握着广东大量的潜在供体信息。这些信息在中国成为一项极为稀缺的资源。目前,每年约有30万人等待器官移植挽救生命,但每年仅有约1万人,可以获得器官并接受移植手术。一起移植手术,医院会收取高昂的费用。去年,广州中山一院一名刚做完移植手术的病人告诉记者,他的整个医疗费用为100多万。各地的移植费用不尽相同。在南京,每例肝移植,费用为十几万元,但在一些地方可能是四五十万元。
红会掌控2/3捐献器官,多地红会被指逼医院捐款换取器官捐献资源,地方红会对捐款账目没有做到公开。笔者在此感到忧心,对于地方红会对捐款账目没有做到公开指提出如下的几点质疑。
一、存在制度“黑洞”。在阴暗的庇护下,人性是自私的,人性是有贪婪的,但在公平、公平的规则下,人性高尚的一面就会表现出来。器官作为社会的虚缺资源,且费用昂贵,病人在争取器官的过程中,为了达到目的,很可能会使用潜规则。因此,笔者认为,器官的公配应向社会公开,在阳光下进行操作。如果病人在争夺稀有器官的过程中,红公变成“权力寻租”者,谁给的钱多,谁的利益最大,器官就给谁,红会注定在腐败中被千夫所指,万人唾骂,走向没落。
二、器官捐款去向不明让人担忧。据报载,深圳红会副会长赵丽珍曾告诉记者,他们2004年设立了一个针对住院贫困人群的医疗救助专项资金,目前主要是从这部分资金里拿出一部分,用于器官捐献的医疗救助。广州一家移植医院的OPO工作人员表示,深圳红会对于提供的捐献案例信息,有具体的价格标准,平均每一例完成器官获取的捐献为10万元。“但这笔钱具体怎么用,社会并不知情。”深圳红会的两名器官协调员对记者说,他们会跟家属说明,捐献者身后丧葬费等人道救助资金不超过2万元。很多捐献者生前的医疗欠费,红会尚无专项救助基金,只能通过媒体呼吁好心人捐助。本来,捐款的去向应当说明,并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的监督,但是,红会没有公布,社会不知情。在一个没有阳光的制度里,人性的阴暗面就会突显出来。笔者不禁要问,这笔没有公布的捐款,去了哪里?会变成了红公官员的“福利”吗?
红会对捐款账目没有做到公开,存在暗操作的可能,存在制度漏洞,为什么不肯公开?是否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笔者认为,器官捐献是人类具有高尚情怀的行为,是一种热爱他人生命,尊重他人生命,拥有体恤之心的行为。一次器官捐献,会造福一个受益者的家庭,给一个家庭带去希望与幸福。作为红会,对捐款账目要做到公开,这是一条底线。失去底线,就会失去信任,失去支持。红会更不应该用自己的阴暗、肮脏来玷污捐器官者高贵的灵魂,玷污这一份原本属于高尚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