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硕士电视台应聘成绩第一被关系挤掉

(2013-05-24 07:07:54)
标签:

吴永麟

杂谈

分类: 评论天下

日前,在新京报针对“最难就业年”进行的一份调查问卷中,“找工作是否动用过关系”一项,成了受访者颇为关注的焦点。调查显示,约有21.5%的受访学生承认自己为求职动用过“关系”。此外,还有21.5%学生因为“关系”、性别、户口等因素,在今年求职时有过“被挤掉”的经历。(《新京报》05月24日)

 

据报载,郑伟(化名)是北京一所名牌大学热门专业的研究生。面临毕业,郑伟从去年上半学期就开始为就业做打算,陆续向十几家单位投去简历。去年年底,郑伟看到北京一家央企在进行招聘考试,便报了名。经过笔试,共有18人进入面试。“其中17个人都是名校的研究生,只有一个女孩是湖南一所普通大学的本科生。”郑伟说,在和那名本科女生的聊天过程中,他得知女孩的父亲是这家央企的资深老员工。面试结果出来,18个人中只有6个人通过终面,获得了实习机会。本科学历的女孩是6人中的一个,郑伟在这6人名单之外,“实际本科女孩的笔试成绩比我低了4分,还有一个比我高出2分的女生也没进入面试。”郑伟说,最终,6人中只有两人被录取,本科女孩仍是其中之一。在准备这家央企面试的同时,郑伟也在做两手准备,他还报名参加了另一家央企的招聘考试。第一轮考试后,共10人进入面试。郑伟和他的一个同学并列第一。以第一名的身份进入面试,郑伟觉得,自己已经取得了很大的优势。但这10人中,有两人是北京生源,“这家单位有招聘本地生源的指标。”郑伟说,在这一情况下,他感到与本地生源相比,自己被录取的几率变小了。这是一家他特别喜欢的单位,不想错过这个工作机会。于是为了更加稳妥,他想到了托关系。郑伟说,“关系”是和他比较近的人,也是这家央企的员工,“倒没有花钱、请客这些程序。”最终,10人中只有郑伟和一名北京男生被录取了,与郑伟并列第一的同学未被招入单位。“虽然我不知道这个‘关系’有没有发挥实际作用,但当我‘托’了人时,等结果的时候就更有底气和信心了。”郑伟说。

硕士电视台应聘面试笔试均第一,关系不硬被挤掉。从此可以知道,为什么北大学毕业生卖猪肉?为什么博士硕士当城管?关系、人脉、潜规则成为求职者的“杀手”,也是成功法则。

电视台应是一个有新闻敏感度的单位,“硕士应聘面试笔试均第一,关系不硬被挤掉”,这本身是一个新闻素材,这个新闻素材揭露了用人单位任人唯亲,对公平公正的漠视,对知识的公然贬值,对社会公义的践踏。职场应聘,变成了什么?笔者认为,这是一场权力者、背景者、关系者、潜规则者的游戏角逐,谁是强者或谁的手段阴暗,谁就是胜者,至于知识没有决定意义。贫穷二代、没关系二代的求职权力会被剥夺,贫二代、没关系二代靠读书求职改变命运的励志故事,看来会愈来愈少。一个社会,让奋斗者失去平台,或剥夺奋斗者的机会,而剥夺者仅是为了满中关系需要与私利,这个社会就会陷入绝望。让年轻人失去平台的社会,是失去活力的社会,是自甘堕落的社会,是僵化的社会。

为什么社会上屌丝情感会泛滥,其中就是高房价、高物价、背景游戏的影响。在物化的社会里,人的理想破碎,个体精神在沉沦。一些社会资源被权力游戏者掌控,垄断力量把人抑压在一个小小的空间里,人不再伟岸,人不再有高度,屌丝情感如同瘟疫一样传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