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入选教科书千字付3百稿酬寒酸吗?
(2013-02-14 10:31:21)
标签:
吴永麟稿酬千字需付300元杂谈 |
分类: 评论天下 |
据悉,《教科书使用作品支付报酬办法》(征求意见稿)规定,教科书汇编者支付报酬的标准是文字作品千字300元,美术作品、摄影作品每幅200元等。(《南都网》02-14)
据报载,目前大量作品被教科书使用,但著作权人却得不到稿酬。其原因是出版社很难找到数量众多的摄影著作权人,个别出版社著作权意识淡薄,没有认真寻找著作权人,甚至有出版社把作品稿酬支付给教材的编者等。
2002年,国家版权局曾起草教科书报酬支付标准,其中,文字作品为千字100元。但是这一标准并没有正式实行。此后,只有人民教育出版社等个别出版社参照千字100元的标准执行,大部分以比较低如千字30元、50元的标准实行。大量作品被教科书使用,但著作权人却得不到稿酬。从此可以看到,文人寒酸的根源在于此了。
出版教科书的出版商和编者,赚得盆满钵满,然而,文人好像变成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对于一位文人来说,写作的稿酬千字30元、50元,且大部分人没有,在现代物欲横流的社会里,这是一个可以让人爆笑的笑话。这样的笑话可以写成春晚的小品,把穷文人的生活真相展现出来,引起全民的思考。
据悉,《教科书使用作品支付报酬办法》(征求意见稿)规定,教科书汇编者支付报酬的标准是文字作品千字300元。由于文字作品千字30元上升到300元,这是一个进步,但这个进步让人看到的是窘迫、寒酸。出版教科书的出版商和编者,其实都是富有的人群,但是,他们背后真正的作者,却收入只有作品千字30元,现拟升到300元,这样的结果,让只有初中学历的农民工,他们都会认为这是笑话。在此,笔者并不是提倡写作要走拜金路线,写出优秀的作品是作家精神富有,生活风雅,富有情趣的表现。许多人写作,出于茶余饭后的文雅生活。但是,并不能因此而否定一个作品的价值,教科书出版的过程,既然出版商和编者可以赚得盆满钵满,为何不可以让背后真正的作者可以分到一份应得体面的报酬?这个分配的过程,公平一些,难道不可以吗?难道作者是不食人间烟火才高尚吗?
当前的中小学生都很有经济意识,当他们听到一篇课文只是编者不花钱或花30元钱买来的,要他们学习课文中的人生智慧,他们会认为这是一个笑话。当前,出版商和编者暴敛钱财,但他们对于背后的作家的权利视而不见,这是对作家著作权利的漠视,从此可以暴露他们自私自利的一面,文化贬值的根源在于此。
教科书出版商和编者在漠视作家的权利,这样的教科书宣传的普世价值观会有影响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