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授央视笑评民工冻死让人情何以堪?

(2012-12-16 10:23:30)
标签:

吴永麟

社科院教授

笑评民工冻死

唐钧

杂谈

分类: 评论天下

本月13日晚,中国社科院教授唐钧做客央视《新闻1+1》栏目解读两起民工冻死事件。节目过程中,唐钧面带笑容,被网友批为“冷血无情”。昨天,唐钧表示,他平时的面相就是这样,做节目时未刻意注意自己的表情。(《京华时报》12月16日)

 

       
 

据报载,记者在网上搜索唐钧照片,发现大部分照片都是笑容满面。他在接受记者采访也表示,自己面相就是如此,自己脸上的笑与对待此事的态度并无关系,“我们在谈论政策,并不是在谈论民工的死”。记者在与他交流时,多次听到他的笑声。他说,他在直播室内录节目,“有一台摄像机专门对着我,我也看不见自己的表情,以前没接受过控制表情的训练,况且谈论的是我比较熟悉的政策问题,因此也很放松,没有刻意地注意自己的表情,平时的习惯不自觉地又出来了”。

笔者看了视屏,发现他在评论农民工被冻死的事件时,确实是在“笑谈”,语言轻松,满脸笑容,好像是在评论节日的喜庆,或是在评议论什么喜人的庆典,相比农民工凄惨冻死街头的画面,两者形成鲜明的对照,一悲一喜,一哭一笑,让人情何以堪?

农民工冻死病死街头,是人间的悲剧,反映了社会救治、保障等方面的缺漏,是一个社会某些救治保障部门的迟钝,办事形式主义,工作敷衍,疏于职守等多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是让人沉重的,是催人泪下的画面,对于心怀天下的学者来说,应该是满脸愁容,在面对这些悲惨的画面时,真的不应该“笑谈”,这是对死者的不尊重,对广大观众情感的伤害!

笔者不禁要问,为什么社会底层弱者的生活会那么悲惨?为什么他们的生活缺少关注?也许与此有关。社会上层缺少对农民工生活的关注,缺少制度的保障,救助机制滞后,是造成农民工死于街头的主因。在保障机制制订的过程中,有这么的一些学者,他们面对社会严峻的问题时,他们表现轻松,笑容可掬,好像在看一幕喜剧,他们能制出有效的保障机制吗?

一个社会,当社会的悲剧被看成喜剧,当看社会的悲剧时,社会主流媒体的评论人员如同看相声幽默影视一样充满情趣与快乐,不时发出笑声时,那么,这是一种社会的悲哀,是人性的悲哀。也许这是现代人的一种心理流行病,现代的一些人在人生里经历过太多的挫折、坎坷,承受过太多的耻辱,当看到他人的悲悯时,找到了同病相怜,如释重负。这如同妒忌者看到对手落难时,如同获得意外的胜利一样,他们自己顿时会很快乐,笑容满面。难道这位教授染上了妒忌这一种社会流行病吗?如果不是妒忌流行病,很可能是这位教授上了央视这个名牌节目,以后就名气更多了,一下子高兴得难以自制,就笑了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