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每天消失近百个村落需担忧吗?

(2012-10-22 07:03:44)
标签:

吴永麟

冯骥才

消失近百个村落

杂谈

分类: 评论天下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20日在天津表示,中国每天消失80至100个村落,速度之快令人咂舌。(《中国新闻网》10月21日)

 

据报载,“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冯骥才说,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村落的原始性,以及吸附其上的文化性正在迅速瓦解。因此,保护中国传统村落已经迫在眉睫。

笔者出生在乡村,在乡村中长大,在乡村中工作过几年,后来才到城镇工作,节假日里常有到山村郊游和登山的习惯,对乡村的变化有较直接的了解。在笔者所在的地区,确确实实有一些乡村正在被遗弃。这些乡村大多是山村,生活环境恶劣,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特别是教育落后,村里人赚到了钱,想办法移居到城市、小镇居住,山村里由于长时间没人居住,杂草丛生,残坦断壁,一片荒芜。

乡村被人遗弃,其主要的原因是环境恶劣,信息闭塞,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特别是教育落后。一些人离开乡村,是为了选择更好的生存环境,走向更接近现代文明的生活,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让后辈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从此后,一些人为了生存优化,为了走向城市文明生活,城市化的进程是社会的发展趋势。

当前,乡村的失落也反映出一种社会资源分配失衡的危机,教育资源的分配失衡是其中的原因之一。乡村学校师资素质参差不齐,教学设施陈旧,先进的教学设备稀缺,相比之下,县城集中大量优秀教师,教学设施设备先进,这吸引了一大批乡村学生。对一个家庭来说,教育是一种希望,一些人为希望而走向城市。

此外,乡村的公共设施滞后,而城市的环境集中社会大量的资源进行建设,城市在高速发展中充满活力、希望,而乡村在忽略中荒凉、零落,乡村成为一个失落世界。同时,乡村的社会治安管理滞后,故事频发,人们的安全感不足。

中国乡村青年渴望融入城市,渴望过上城市的文明生活。大批乡村青年走向城市,成为城市的打工者、商人等,他们宁愿生活在城市的角落、边沿,也不愿回到落后的乡村,中国在走向城市化的进程中,一些乡村也走向沦落。

笔者认为,随着中国社会公民的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社会管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城市人终会回归乡村。因为乡村有美丽的草地、鲜花、树木、清新的空气,还有幽静的环境,这样的自然环境会成为城市人向往的生活环境。在乡村居住的人,应为拥有美丽的自然环境,清新的空气而自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