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4元闯北大”有潸然泪下的人文关怀

(2012-09-03 07:44:30)
标签:

北大校长

周其凤

4元闯北大

杂谈

分类: 评论天下

“4元闯北大”有潸然泪下的人文关怀

 

作者:吴永麟

 

昨天上午,北京大学迎来3600余名本科新生。2012年,北大新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占20%。昨天,这些学生拿到了北大发放的爱心大礼包。校长周其凤也来到迎新现场的绿色通道,给受助学生讲述了自己当初“4元钱闯北大”的故事。(《北京晨报》 09月02日)

 

据报载,昨天上午10点多,北大校长周其凤出现在了迎新现场的绿色通道处。听说桌前填写表格的学生来自甘肃,花了20多个小时才到北京,周其凤受到触动,谈起自己当年初来北大报到时的情境。“那是1965年,当时你们中的大多数还没有来到这个美丽的世界。我下火车时身上只有4元钱,到白石桥坐车花了1毛5,从白石桥到北大又花了1毛5,身上就剩三块七了,我在学长的带领下,去买了个饭盆,可却没钱买饭票了。”周其凤拍着这名学生的肩膀,说自己当时向学长借钱买了饭票,就到了北大的助学金发放部门,领了第一个月的生活费。

北大校长周其凤做了很多引社会关注的事,引发社会多方争论,有褒有贬,他成为一位“性情”校长,他的所言所行,性情的外露,让人围观。这一次,北大校长迎新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受助学生发放的爱心大礼包,讲述了自己当初“4元钱闯北大”的故事激励新生,笔者认为他以故事激励人的行为值得肯定。

北大校长周其凤笑着告诫学生,饭一定要吃饱,因为“我来了北大后还长了个子”,如果生活费不够了,就应该找老师,学校肯定会解决这个问题。从此看,北大校长关心学生的生活,关爱学生,做学生的帖心人。从他的说话可以看到,他没有忘记自己贫寒出身求学的年代,把感同身受的经历体验和学生交流,这是一种亲和力、关爱的展示。当前,一些中小学的校长,开学的时候,他们通常是最忙的时候,面临新生入学,一些中小学校长,想方设法从新生入学上巧立名目收择校费、学位费、资料费等,否则将之拒之门外,有些费用有些额度很大,一些贫困孩子无法顺利入学。有的孩子因为高额择校费不能入学自杀、下跪,有的家长因孩子不能入学要去跳楼,这样的新闻天天都可以从网络的新闻媒体中看到,这里面反映出来的是教育的强盗精神,教育对人的身心摧残,教育变成要挟钱财的部门,违背了教育的公益精神,教育精神失去了崇高、博爱、人文关怀。当前的一些中小学,“榨取钱财”成为学校的一种“入学经济”,校长表现出来的冷血、贪婪让人心寒。这些校长曾经读书时可能是贫寒子弟,但是他们现在有权势后却拒绝没有钱的穷人学,让人唏嘘落泪。

北大校长回忆当年“4元闯北大”,开学激励新生,并为贫困生解入学之困,让人为他的行为动容,他的“性情之人”的特点,让他还保留有做人的质朴,留有一份温暖的感恩,这也是难得一份善良和社会责任。

北大校长周其凤的身上的“性情美”,是一种朴素精神,是一种博爱,是一种善良,是一份社会责任。“性情美”反映他的人性在官场的磨砺中没有钝化、畸变、冷漠、傲慢,他还是一位张扬着“真善美”之人,这也是一种美好的教育精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